我的第一份职业,是家乡小城一所民办职高的教书匠。“民办”、“职高”这俩字一出现,想必大家也明白几分。在这短暂的教学经历(时间太短以至于不能用“生涯”形容)中,有一件事令我感触颇深。
那是一个飞扬跋扈的学生,学校里特聘的教官队伍都震慑不住,课堂上不是见周公就是顶撞老师,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在他又一次见周公的时候,我把他的名字上报给了教务处。他得知后当堂举起一摞书砸向我。事情闹到了校领导那里,第二天,他的家长被请来学校。看到他的父母,我心头不禁震颤。在校横行霸道的问题学生,有着这样一对父母:佝偻身子,满脸皱纹,鬓角大片银丝。他父亲的喉咙沙哑得甚至发声都困难。了解到他父母在市场摆摊做小生意,生活捉襟见肘,他的学费和生活费是他父母低声下气借来的,指望他改变命运。这个学生虚荣浮夸,初中的时候就惹下不少麻烦,12指肠处挨过刀子,拼不上体力,干不了重活。有且只有读书这一根救命稻草了。看着他的父母,我差点落泪。
重点学校出身的我根本没有类似的体验,也第一次深深明白了什么是底层的恶性循环。对于底层的学生来说,教育已经很难成为他们上升的通道,但教育有可能又是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譬如身体缺陷无法拼体力的孩子)。父母滴着血汗赚钱养活一家,就意味着没有时间陪伴教育孩子;花时间陪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吃不上下一口饭。当教育的投入越来越高、收益越;来越缓慢的时候,底层赌不起,输不起,等不起,反智主义在底层日益盛行。
更可悲可叹的还是孩子居然没有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也许在孩子面前父母不应该勉为其难地说:“不!爸妈不辛苦。”、“咱家还有钱。”总不能一味逞强,毕竟无法富养也不能强行富养。作为学校、作为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当然,空喊感恩并没有什么卵用,各类关于感恩的煽情文也随处可见。一曲《感恩的心》想必已经是各种晚会上唱到滥唱到烂的歌曲,我也就不套路读者了。想要学生真正理解父母挣钱的艰辛,也许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教育制度:让学生们每个学期去各类单位带薪实习一周半月,作为必修课。按照规定,奖惩分明。也许不出一个月,孩子们能够真正体会其中滋味。为什么出社会比浸在象牙塔里更加成熟?因为象牙塔里我们学习理论,社会这个魔鬼训练营中我们学习实践。象牙塔里有老师的原谅,有第一次机会,第二次机会,第三次机会;然而魔鬼训练营是需要担责也就是俗称的背锅,有可能一次机会都没有。但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顺利实行这种制度,终究是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加强监管。
我很庆幸能够体验到重点学校和弱势学校的鲜明反差,我很希望能带着底层的孩子看到一个更高的世界。事件的结尾以开除那位学生告终了,他今后的人生我也不得而知。祈祷他能够改过,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在将来成熟的某一刻,想到我对他说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