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特币可谓是大红大紫:一年内单价上涨160%,最BBC誉为2016年度最佳投资品。今年年初比特币度过了8周岁生日,在1月5号更是涨至历史最高点——单价8895元,而在当天下午,比特币突然闪崩,一路暴跌30%,随后中国央行“约谈”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所负责人,比特币进一步暴跌,几天后,央行分别进驻国内三家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消息一出,比特币又应声下跌。
Screen Shot 2017-01-15 at 11:03:55今天,细细梳理一下“我与比特币”的故事。
【第一次了解比特币】
最早知道比特币是2014年下半年,因为英语专业的缘故,那时买了一本《英语文摘:2014年1-6期合订本》来扩充自己的阅读量。里面有一篇The Atlantic的文章,题目是Bitcoin Is the Segway of Currency(《比特币是货币里面的赛格威》),副标题是Silicon Valley thinks it's the future, but Bitcoin is more ridiculous than motorized scooters for adults(硅谷认为比特币是未来,但比特币比成人电动踏板车还要荒唐)。
Bitcoin Is the Segway of Currency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篇讽刺比特币的文章。那时的我没有足够强的好奇心,也没有批判性阅读的能力,而且看文章的初衷是扩大自己的英文阅读量,所以看完整篇文章后,除了摘抄了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外,就是赞叹作者的文采飞扬,尤其是结尾部分:
"Every big idea starts out sounding crazy. But not every crazy-sounding idea ends up being big. "简直是金句啊!“So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Segway and Bitcoin might be that even mall cops won't use Bitcoin.”结尾简洁有力,观点鲜明,且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多棒啊!
《Bitcoin Is the Segway of Currency》的结尾部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专业会塑造人,也会限制人。英语专业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劣势也很明显,其中之一就是,阅读英文文章时,许多注意力会放在文章的字词句上面,常常忽略了文章传达的重要信息。我猜文学系的学生阅读中文文章时也会不自觉地关注文章的文采。如果能突破这个劣势,阅读时不会心理想着“这个词组好,我要记下来;那个句子漂亮,我要背下来;这个表达地道;那个长句子是双重复合......”,而是利用英语去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那以后绝对是非常牛逼的,毕竟世界上有价值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用英语写的。当然,这是后话,上学时可没这个觉悟。
【因为偶像的力量,重新关注比特币】
2015年11月读完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后,路转粉;过年期间又读了他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从普通粉升级成了脑残粉,对他无比崇拜,所以他开始在罗辑思维“得到APP”上开设《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付费专栏时,我想都没想就掏钱订阅了,虽然这个专栏基本上不谈钱,他的知乎Live也是一场都不落下。
因为崇拜,就会去挖掘所有相关的信息。成分粉丝后,才知道李笑来因为比特币成为了亿万富翁,也知道了一些他与比特币的故事。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对比特币的看法,不再“嘲笑”比特币(因为The Atlantic的那篇文章,之前我对比特币的看法和作者一样,一笑了之),但也没有特别重视比特币,也没有任何行动。因为那时还在上学,实习攒下来的钱都拿去买书买电子产品了。
“手里没有多少钱,所以先将就着。等以后有钱了,再去投资理财”,这是我以前脑海里的想法。“手里没有多少钱”永远是最好的借口!当然,这也是后话,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这个觉悟。
李笑来“得到APP”付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一次意识到理财的迫切性】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到大爸妈灌输给我的“理财”观念只有一个:钱要省着用!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我生活上确实很节俭,但另一方面,在买书和买电子产品上,我很败家!从小到大,最自以为豪的是对现金流的把控。上大学后,我爸妈一直都是把一年所需的钱(学费+生活费)一次性给我,然后就不管我了,什么时候交学费,钱怎么花,都由我自己决定。所以,四年下来,我对预算把控得非常好,几乎没有出现过手头紧张没钱吃饭的现象(爸妈给的钱其实并不多,毕竟是穷人家的孩子),还买了一大堆书和电子产品(大三那年买书花了2000+,买的大部分书单价都是60+,最贵的一本是183.5元)。
但临近毕业时,因为预算失误,财务出现问题了。
先看收入状况:年后爸妈给了我8000元;临近毕业时我已经实习了3个多月,但大公司的特点大家都清楚,实习补贴真的只够吃饭,而且补贴要自己去申请,从申请到发钱时间特别漫长(程序多),所以我只有第一个月申请了实习补贴,后面2个月没去申请。
支出状况:大四下学期的生活支出是必不可少的,毕业的饭局是推不掉的,但这只是小头;临近毕业,要补交学费,而且学校规定,必须先满额缴纳,然后再给你退款;最大的支出,也是我预算最大的失误,在于租房。
公司其实是有员工宿舍的,一个月只要象征性地交约120元即可,但我选择了租房,还租了主卧。我对租房的要求是,离公司30分钟内的步行路程,临近公园/大学/湖泊。所以,第一次看房时上述要求都达到了,就交了定金。在主卧和次卧纠结过,主卧1500,次卧1200,但主卧房间大很多很多,还有阳台和大衣柜,虽然不知道自己毕业后收入有多少,但一想到周围的同事都挺富有的,弄个指甲都可以花五六千而不心疼,我就对自己的未来乐观起来了,毅然选择了主卧。
房租是押二付二,所以一开始我就要交齐4个月的房租,6000元。但我预算失误的地方在于,房屋服务费(后来才知道是中介费,只是换了个说法)约1000元是要一开始就付清的,而不是分月付,所以加上物业费、网费和其它杂七杂八的费用,我差不多交了7600元。这多出来的1600元,差点成了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搬进租房后,要买各种厨具和餐具,电饭煲和电磁炉这种大件又不能买太差的,所以又花了五六百,还好京东有白条,可以下个月再付。
学费清算完,房租交完,毕业饭局结束后,口袋里还剩四五百来块钱,而离试用期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日子还有将近20天。不知道试用期会发多少,也不知道接下去的20来天里会不会出现需大额开支的事情,一切都没有底,不知所措,迷茫,忧郁......
那段时间每天基本要八九点下班,走路回家,烧个饭,吃完基本就11点了,可以睡觉了,周六下午基本上都要去公司加班。每天过得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工作做不好,生活过不好。而同班同学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是,班上的一位女神,在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都已经月入过万了!四年来,我成绩比她好,学习比她刻苦,但此时的我却如此狼狈不堪,心理上承受着无比巨大的压力,不知道未来的路途怎样。迷茫,忧郁......
其实,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还在另一家小公司实习,那时秋招如火如荼,招聘广告上的工资基本都是4-5K,而网传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基本是3-4K。有一天,HR打电话给我,说希望我毕业后留下来,问我的预期薪资要多少?我说底线是6K,她笑了笑,说我太天真太理想主义了。没过几天,我决定辞职了,因为对于我来说,转正后6K是必须的,理由很简单:家里太穷,起薪必须要高;在学校也算是优等生,必须要比平均工资高。辞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找工作,身边的有些同学都拿到好几个Offer了,我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心中焦虑,以至于到后来甚至把目标定为4-5K。后来,是同学介绍我去外贸公司实习的,面试时我也没问薪资,面试我的经理也没谈,面完叫我第二天就去实习。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实习了三个多月后,大学毕业了,进入了试用期,但我对自己的未来仍然一片迷茫。此时同班同学已月入过万,更是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压力。
身边出现牛人,虽然刚开始会给我们的心理造成不平衡,但绝对是好事,用股市的行话就是”短期利空,长期利好“,需要转变的仅仅是思维方式。
迷茫、忧郁了几天后,突然间在一个周日的下午醒悟过来了。同班同学刚毕业就月入过万,我不应该因为落差而承受心理压力,相反,我应该高兴,应该感激她。如果不是因为她,我都不知道被挂就业红灯的英专本科毕业生,在英语也没有学到精通的情况下,收入也可以很高;如果不是她,我会觉得毕业后拿5-6K工资是很高很高的,拿4-5K就很不错了。她提高了我对收入的认知水平,也激励着我去努力。最重要的是,她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啊!!!这可比看一大推鸡汤书要有效!
想通这点时,全身冒汗!于是,我开始冷静地分析自己的财务状况:口袋里只有四五百块钱,接下去的将近20天里,任何一个开支大点的事情都会成为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如果20天后发的试用期工资过低,我就会陷入财务上的恶性循环。我的押注都在20天后的工资,这是唯一的收入来源。那一刻,真的有点心慌:收入结构太单一了!而工作那么忙,是不可能去搞兼职或者其它副业的,而且从长远来看,兼职是很不划算的。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投资理财的重要性。所以,那天下决心,一方面好好工作,另一方面学习投资理财。
下完决心,先去知乎上看了很多投资理财的问答,发现投资理财的第一步,也就是风险最小的投资,是基金定投!于是,我算了下接下去20天的最低生活费:(早餐3元+中饭一荤一素6.5元)*20天=190元,如果晚上自己烧面条的话,20天花费不超过80元。也就是说,20天的生活费最低极限不超过300元。于是,毅然去超市买了4包面条(一包面条至少可以烧5顿),然后存了200元去买基金(10元起购,买了2支,分别投了100元)。
面条后来有一次下班时,碰到金融专业的大学同学,请她去喝了杯咖啡,席间聊起我在只有五百来块钱、还有将近20天要生活的情况下,毅然拿出200元买基金的经历,她问我:为什么不向家里要钱?原来,她也在刚毕业、租完房后遇到了财务困难,于是就向家里要钱了。”不好意思问家里要钱“,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其实,我也犹豫过要不要向家里开口,但最后还是忍住了,不好意思开口,也真的不忍心开口,仅此而已,与什么坚强、有毅力没有半毛钱关系!
有一天请了一位同学来家里吃饭,期间聊起其他同学的状况,我才知道,用李笑来的话就是”我并不孤单“,因为其他人也”天天加班累成狗,对未来迷茫“。”刚毕业,谁都不比谁过得好“,这是那位同学的原话。
【第一次意识到理财的迫切性】这部分写得特别长,无非就是想说清楚三点:
- 如果你快毕业了,赶紧存钱,因为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开支会超出你的预想,很容易陷入财务困难(高富帅白富美自动跳过);
- 身边有牛人(无论是收入高,还是考上名校研究生,还是其他),都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给你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了你无限的动力,要感激他/她;
- 学习投资理财真得很重要,而且很迫切,不一定要等到”等我有了一定的钱以后“才开始。
【从基金定投到购买比特币】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2017. 01. 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