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
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
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
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
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
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另外,由于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为重要。
而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
因此就饮茶全过程而言,当时所需的茶具,《遵生八笺》中列了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合计23件。
其实,与唐、宋茶具相比,明代茶具要简便得多,特别是茶具品种数量大为减少。
不过,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
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
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对茶壶,明代最为崇尚紫砂或瓷制的小茶壶。
文震亨《长物志》云:"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明代茶盏,仍用瓷烧制,但由于茶类改变,宋时盛行的茶开始消衰,
饮茶方式改变,此时所用的茶盏已由黑釉盏(碗)变为白瓷或青花瓷茶盏。
明代的白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史称"甜白"。
白瓷茶盏造型美观,比例匀称,料精式雅,在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载:"宣(指明宣德)庙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
总的说来,与前代相比,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
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
进入明代,茶具艺术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一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趋势。
由于明人饮用的芽茶,因其“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黄黑红昏,俱不入品”,
故而绿色的茶汤,用洁白如玉的茶盏来衬托,更显得清新雅致,悦目自然。
景德镇茶具
景德镇瓷器在宋元发展的基础上,到明代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在原有青白瓷、青花等基础上,广大瓷工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先后创烧出各种彩瓷,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纷纷出现,
用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后,使得造型小巧,胎质细腻,色彩艳丽的茶具,成了珍贵的艺术品。
紫砂壶茶具
明代茶具艺术的突出成就,除了进的真瓷器生产的辉煌灿烂之外,
最值得赞美的就是宜兴紫砂茶具的异军突起,陶壶与陶盏的创造和普及,最为后人称道,
紫砂壶的出现使得茶饮活动升华到了修心养性,淡雅处世的最高境界,
欣赏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一代紫砂精品的风光无限及日后的成就非凡,
明代品茶艺术的回归,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 了社会基础,
明代散茶的直接冲泡,相对于唐宋的煎水煎茶而言,不太容易溢出茶香,
这对清心赏茗会带来一些缺憾,紫砂壶体小壁厚,保温性能好,有助于保持茶香,自然受到茶人的欢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