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勤能补拙,但是现实真的是如此吗?我认为不然,首先勤奋在通常情况下是可以弥补先天或者自身行为能力上的不足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谓闻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古代文学巨匠韩瑜也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果对于某件事物或者某种技能通过坚持和长时间的滋养转化,是可以取得成绩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是靠勤劳的大脑和双手共同创造的。但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有那么多勤劳的人却依然受制于生活的贫困?每天忙忙碌碌却依然一贫如洗?为什么学一种技能有些人看似很勤奋却依然学不会?
就像一辈子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一辈子,除了勉强解决了口粮问题到头来勤奋换来的又是什么?并没有贬低农民的意思,我本身也是农民,只不过时代赋予农民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现代化的农民也是需要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系统的科技知识武装大脑的,传统的农民在这个商业经济化的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单纯的勤奋和劳作并不能使广大农民翻身过上好日子。蜜蜂虽然勤劳,但是技能太单一,只会采蜜筑巢,就像一个貔貅或者守财奴一样只进不出,不懂得经营,像这样的人也不符合作为一个现代社会人的需要。又比如学某种技能,也是夹杂着一些天赋和头脑灵活度的东西在里面,人是具有高级灵魂性的动物,是具有灵性的,而一个善于总结和思考,善于运用自己大脑去指导行为能力的人才是难能可贵的勤奋,一个只知道盲目蛮干和瞎胆大,没有效率和结果,不善于思考就行动的人不能算做勤奋。时代赋予了人们很多东西,让许多人一时间茫然失措,所以我们只能在积极转变思维的同时追求一种经济物质精神上的平衡!
其实也不难理解,通常情况下的勤奋只是注重行为上和肢体上的动作比较勤奋,而忽视了脑力上的思考,看似所谓的勤奋并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结果,所以说勤能补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既不能做形而上学的假勤奋,也不能做脱离了脑力谈勤劳的单纯体力劳动者,勤奋的同时一定要带着会思考的大脑,当然并不是给懒惰找借口,也不要成为眼高手低的行为盲人,或者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一个正直勤奋的人是既有睿智的思考也有实践的动力,踏实肯吃苦的精神的人。所以,低质量的勤奋不如高质量的懒惰。
原创作者:西北孤鹰
收录:不染简文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