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先生在书中说:
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
雪瓶老师的解读是:
不要让自己成为团队的天花板!
比如曾经作为团队的战略方,团队一直在成长、迭代、进步,自己却止步不前,就会成为团队的天花板。
因为团队是一个流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如果这个诉求没有被满足,就很可能离开团队。
可能是家庭原因,比如想结束北漂,回家过稳定的生活。
也可能是在团队里心里受了委屈,或者在这里没有了成长空间。
成长空间包括两个方面:
一种是基于组织结构,获得职位和薪水上的提升。
在这个方面,任何一个组织的提升空间都有限,它是一个金字塔,越到顶端人越少,能到的最高位置,也就是接近老板的位置。
另一种是能力的提升。
人的能力成长是无限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工作中持续获得能力的提升,也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然而,糟糕的情况是,在对方职位和薪水都还没有到尽头的时候,却没有获得能力上的成长,他会感觉在这里就是损耗自己,因此,会感觉没有成长空间。
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持续做的事情是:通过持续学习、持续努力、持续精进,不让自己成为组织的天花板,不让自己成为团队的天花板。
这里虽然说的是管理、是团队、是组织,但是家庭也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也需要管理,家长就是这个团队的管理者。
这让我想到了张萌老师说的——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天花板。
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孩子最强的能力就是模仿能力,作为家长的我们,做出了什么样的榜样,孩子就会跟着学成什么样。
首先,从行为方面来看。
如果我们每天回家就是躺在沙发上看手机,自己不学习,却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可能会在心里想:你们都不学,凭什么要我学?
如果我们经常在家里抱怨、争吵、责骂,那么孩子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这样。
与此相反,如果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够自己每天早起,能够养成阅读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会受到影响,能够逐渐养成相应的好习惯。
其次,从思维方面来看。
如果我们自己做事又忙又乱,感觉生活一团糟,却没有办法解决,那么孩子学到的也是这样的状态。
相反,如果我们做事有清晰具体的目标,知道自己做什么,并且把目标拆解成自己每天能做的事情,持续去行动,且把事情安排的紧紧有条,这就是有目标思维、时间思维、精力思维和效能思维。
当孩子看到我们这样做事,受到影响,跟着学习同样的做事方法的时候,我们就把思维方式传递给了他。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的成长高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长高度,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发展。
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天花板!
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持续努力,持续精进自己,这样,不仅是自己获得了提升,也让孩子能够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以上内容来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雪瓶老师的分享以及个人的学习整理和学习思考,仅表达个人观点(๑ت๑)
我是随缘,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