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举办马拉松比赛,为了办出质量、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办出形象,几近全民动员,上上下下分外重视,专门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设有专门的筹委会和办公室,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使了不少招数,一派红红火火、大干快上的氛围。
然而,在开赛前夕,筹委会电话却被参赛选手给打爆了,何也?原来该次赛事,起点和终点不在一起,也就是说终点远离起点40多公里,那么跑完后如何返回起点,成了大家关心的焦点问题。
工作人员的答复是到关门时间时统一由接驳车返回。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要等到关门时间一起乘车,长的恐怕要等3-4个小时。
这远远超出参赛选手的忍耐限度,因为大体力的消耗后,遇上较低的气温,非常容易受凉感冒,关键是很多人还要赶往车站、机场转乘回家。很多人不满和指责就是由此而发的。
如果提前筹划好,终点接驳早一点开始、滚动发车,那参赛的选手们就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整个赛事会更流畅、更顺利,满意度会更高,赛事就更完满。
以什么为中心的理念和出发点,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的投向、投量。不能说这次赛事就不是以参赛者为中心,但至少可以说这个中心意识是树得不牢固,做得不到位的。
以谁为中心,就是要站在谁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谋、筹划和组织实施,而不是凭主观、想当然,为了所谓的便于组织和实施,擅减环节、克扣流程,从而使得相关服务和保障降标准、打折扣,或者是因为没有把该当成中心的当成中心,从主办者的角度认识和考虑问题,那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感受,出现疏漏甚至差错,也就不可避免了。
这只是一个赛事。其实,现实中诸多领域、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确定中心和切实为中心服务的问题。
比如医院,当然是患者为中心,从硬件建设到软件配置,从挂号就诊到康复出院,以及医护人员思想品质、从业理念、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都应当也必须从患者方便就医、放心诊治的角度去设计建设、运营管理。
同理,抓教育,当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对教育的最高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唯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算真正理解和把握了教育的真谛,也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教育。
再往上走,党的执政理念亦是如此。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确立和深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六年多来,强力推进、步步深入、前景光明。
历史和现实反复说明,只有真正切实把人民摆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依靠人民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做到无坚不摧、无往不胜,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强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