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听了一节同事的课,听完之后特别的不舒服。这个不舒服来自于如果我的孩子在这个班怎么办?被几个不是特别正常的孩子把整个班风弄坏了?班主任换了好几个都不行,那几个特别不好的学生依然在……
我和同事说我们有的学校是会掐尖的,或者有的家委是会抗议的,甚至优生转学的情况。她说,我们学校院长是不会那样做的,这不符合他的理念,从来没有去赶学生走的现象。但是在我过往的经历里真的有学校为了突出自己的升学率而用这种去尾而保全比较好看的数据的。
但是在过往的经历里在另一个战壕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那所学校说这所学校之所以成绩好是做了什么什么样的动作的事情。进来之后才发现有人在放烟雾弹,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只是竞争对手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而已。
进来之后才发现这个院长管理学校真的有自己的教育情怀而少了商业思维。用同事的话说,有一点点清高了,不是特别关注市场,只是在埋头做自己的教育。但是对比附近这样三所学校而言,这个校长应该是在管理上相比综合能力要强一些。毕竟南师附中校长和深圳中学的校长也不是谁都可以去做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因为生源参差不齐,教师的流动性,所以很多好的经验会因为外在的环境而有所打折扣。但是整体来说,从教务和学务方面而言,都还是有一些比较成熟的领导者在做,都是真正的业务出生,而不是像其他学校的一些领导都是空有名头,而没有实在的能力,缺少实战积累经验,只有口号和理念。
越走进课堂,越发发现再好的管理体制也需要有一个正常的娃来听话照做。如果都是歪瓜裂枣,再好的老师,有时候也非常吃力的。家庭教育显得特别重要,那些身心不健康的孩子为什么会产生?他们在成长过程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越长大越不可爱,真的应了那句“还不如塞回肚子里去”的难过心理。作为家庭,父母如果不成长不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就是悲剧式的伤害,然而父母还不自知。
这个学习要从怀孕开始,孕期的情绪营养,孕期母亲的状态,母亲喜欢做什么,吃什么,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重视怀孕前中后期的各项指标,生出个自己都不想要的智障或者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后面大半辈子就是为孩子成长买单。老师也希望每个送来的孩子都是正常的孩子,学校也不是收容所,最终家庭要承担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