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在qq空间上看到别人转发的文章,类似女孩子要生活的精致,而这本书就是在教你如何在食,衣,住,行四方面生活得精致,这里的精致跟鸡汤文里的精致又有点不一样。
它是一种生活美学,是一种选择,可以多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少,可以昂贵的时候可能会选择便宜,可以近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远,可以快的可能会选择慢;它是一种情感的注入,专注地做一份腌制苦瓜,精心呵护着那年夏天朋友送的纯棉白T恤,用心布置家里的一切,让家充满温暖;是一种怡然的心境,选择和居住环境较远却舒适的住屋,等渡轮时悠闲的看着书,坐渡轮回家时和船夫聊聊天,在交通拥堵工作忙碌的时候也不焦躁不烦闷,依旧可以坦然面对。
全书最喜欢的就是关于食的文字,作者简直就是一个美食家。以前听他讲红楼梦的时候,他就可以很细致地分析红楼梦里出现的美食,现在更是把一些美食的做法写入书中,让人跃跃欲试。他教你怎么做意大利海鲜汤,告诉你怎么吃生鱼片和握寿司,还教你如何在春节做一道腌制苦瓜笼络人心。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试试了。
对食而言,美更多的是一种专注。不管是制作食物的过程,还是慢慢享受食物的时刻。制作者的专注让人觉得美,成型后的食物也美,细细咀嚼着享受美食亦是美。日本的寿司之神一生都专注于寿司,做出让世人惊讶的寿司。很多美食都是经过好多年的积累,代代相传,从而融入了情感上的牵挂。对于以前住过的地方,吃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回忆,尤其是小吃,想起以前在厦门的时候,家附近有一家小小的虾仔面馆,店面很小,味道却很棒,生意很好,老板说虾仔面的精华在于汤,而那个汤是用虾的壳熬出来的。想起以前在广州大学城,经常去光顾一家牛肉丸摊位,那里牛肉丸的嚼劲之后在哪里都找不到。日后若回到曾经呆过的地方,这两个小店必然是要去光顾的。
在穿方面,我把美理解为个性。这种个性,建立在对自己的了解之上,知道自己的身材比例五官肤色,从而在衣服的选择上,挑选适合自己的材质,款式和色彩,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穿着也会有感情的注入,因为特别喜爱某件白衬衫,洗的时候会不舍得用洗衣机洗,而是选用上等的洗衣液浸泡一晚上,再用手揉搓袖口和领口的位置,也不舍得挂着晒干,而是平铺着晾干,再用蒸汽轻轻熨烫起皱的地方,这种细心呵护也是美。
住的美美在和谐。房间里往外眺,是钢筋水泥,还是青山绿水,这是住所与环境的和谐。家里的气氛是紧张剑拔弩张的,还是温暖充满关怀的,这是相处的和谐。家里的一切都是精挑细选的产物,都有感情的倾注,在外工作忙劳累的人自然会憧憬着回家。若有妈妈可口的饭菜和有趣的故事陪伴,对于小孩来说,一定是成长过程中难得的美丽。
行,更多的是一种选择或者心境。尤其是现在需要挤着公交车上下班的人儿,难免会因此引起内心的烦躁和不适,但如果选择另一种出行方式,换成走路或者骑车甚至踩轮,心态是不是也会变得坦然一点。
整本书谈的是美,实际上更多的是讲心,作者反复提到忙,是心亡,提醒我们慢下来去体会生活,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到生活中的小物质中去,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