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需要勤奋,这个勤奋不是勤动手交易,而是要勤于了解公司,了解公司的动态。
不要看别人做了什么,要关心做事情的道理,明白之后自然有自己的机会。
能够拿得住的最主要还是对公司和业务的了解,不要去想买入的成本,把注意力焦点放在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上。
人就是这样,常常为了一点点短期利益,会去做一些损害长远利益的事情。
对成功要有属于自己的定义,如果总是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的成功,人就很难得到快乐。
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大麻烦。
投资和投机的很大差别其实就在于:投机的很多理由是和市场上其他人的观点有很大关系的,而其他人的观点(市场的观点)可以变化的很快,所以投机人可能需要每天根据他自己投机理由的变化做出调整。厉害的投机者(比如索罗斯)确实也有机会赚(亏)大钱,但是很累且不好学。投机是个刺激的游戏,建议喜欢玩的人一定要量力而行。投资是个快乐的事情,投资人可以慢慢享受其过程。
你要做的最好的是事情就是对你自己进行投资,全力投资自身的技能,不管今后如何,没有人能拿走这些本领,你就会有一个更好的资本。
价值投资的本质就一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折现的意思就是用现在的价钱去买将来的收入,所以把将来所有收入折现到今天,再和现价比,然后你就知道现在买便宜还是不便宜。
在所有的假设条件中,时间越长,变数越多。如果能找到时间长也不变的公司,那就是最好的投资标的。
成功的组成因素:10%的运气+30%的善良+60%的努力。
投资最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投资标的,别人短期怎么看非常不重要。
一个人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最容易出成就而且开心。最好不要用现在能赚多少钱来评价。我猜大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无法从事自己一开始就喜欢的行业,但有部分人可能后来会喜欢上自己一开始不喜欢的行业。
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少犯原则性错误,从而可以走的更远。
k线图只能代表别人现在怎么看(买卖)这只股票,和你的观点本不应有关系的。
任何“跟进”都是错的,因为跟进的意思就是自己不明白瞎买的意思,所以早晚会跟错的。而且,跟进也很难赚钱,因为不是很明白,所以拿不住。如果你也明白就不一样了。如果是糊里糊涂跟进的话,可能会亏钱卖掉的。
看一家公司,弱点比优点重要,因为弱点总有一天有可能会致命的。
价值陷阱:看着便宜但永远也不涨。这个从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角度看就会更容易理解。
大部分情况下,优秀的企业都是处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合理的价格大概就是可买可不买的价钱。偶尔会有不合理的时候,如果你能识别的话,那往往就是机会。
结果导向,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下的结果导向,不是不择手段那种的结果导向。结果导向是用来衡量过程的,属于正确地做事情的范畴。这叫“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结果导向”在“把事情做对”的范畴。
“懂”不一定能执行。好的执行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练的,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
价值是和市场无关的东西,但价值的实现确实可以通过价格,但也不一定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不然非上市企业岂不是没有价值了。企业价值当然和价格是有关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不看价格指的是不要老盯着盘看,不是买的时候不在乎价格。
有牛熊市的叫法不是价值投资。事实上也没有人真的知道什么时候是牛市什么时候是熊市(事后知道的挺多),而且大多数人在牛熊市都亏钱。
好的价值投资者并不是那些没有犯过错误的人。好的价值投资者的最典型特征是从很多年的历史来看犯错误(尤其是大错)的概率很低。
在乎别人的看法的人一般而言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其实没人真把你当回事,你也没必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集中是简单但非常难的事情,大多数人很难搞懂且没法做得到。
企业文化和人的性格一样,一经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不好的性格虽然平时可能看不出来,但一到关键时刻会暴露无遗,有时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是致命的。只有当你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才知道你是不是个守信誉的人。“讲”信誉谁都会,但当需要“守”信誉的时候很多人就不行了。
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原则:做对的事,把事情做对。
决定是否买入一家公司是一个投资决定,取决于你对公司的了解度。是否持续持有则往往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持续持有(或决定卖出)的公司往往是你比较了解的公司。其实这个问题对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的困扰没有那么大,但对投机者的影响要大一些。
当你还需要任何人来肯定你的想法时,那就说明你还不够了解你想了解的东西。
“能力圈”的意思就是你能够判断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范围。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本身有多大要重要的多。
提升团队的凝聚力靠加钱是没用的,但减少钱会有显著的破坏力。
一般而言规矩定得一定要有道理、有意义并且尽量简单和易于执行。面对一件事,执行你的规矩或者废除执行不了的规矩,最好不要有中间地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