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濃,有超過九成的人口都是客家籍。在傳統客家的文化也保存最完整。因此,來到美濃,除了品嚐各式有名的客家料理,點心外,這裡同時也是一個能夠快速認識美濃的博物館。
美濃客家文物館成立於2001年,是美濃當地的地標,肩負著客家文化歷史的保存與傳承的重要使命。 文物館沒有華麗的外觀,倒有日式建築的簡單大方 文物館主要採用於樓造型與合院設計的建築風格。 在建築材料上採用清水模方式展現簡單,樸實的意象,是一種善於親近社區民眾取向的環保建築 在地製作的美麗紙傘,已經成為一種藝術品。 客家花布的色彩搭配沉穩單調以襯托文物之美。 經典的搖搖椅。 BB床 啊嬤的[灶腳]廚房。由整個客家文化完整的呈現,讓后代的子子孫孫能夠更了解這個即將失落的文化財產。 似曾相識。小時候家裡也有這麼一張床。看到它,喚起了模糊的記憶。 大花轎 生活從來都會給你一些經歷,讓你頓悟,成長。世間最美好的溫情大抵如此吧![啊妹]是客家人對小姑娘的通稱。 紙傘DIY。喜歡劃五顏六色的彩虹說。。。 在這你能看見過去,看見歲月的段面,就像岩石在時間中風化。 利用多種媒體呈現方式展現著客家居民在衣食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文化歷史。 小時候都是這樣去照像館拍照的啦~ 在美濃曾經紅極一時的菸葉,在民國64~65年間鼎盛時期,產量居全國之冠。這裡的煙樓更高達近二千座。雖然盛況不在,在美濃依舊看的到菸葉田。 這已經成為古董勤撲的客家人以前就是靠它來做出美味的板條。 愛不釋手的七彩紙傘。 翠綠的山脈,老式平房,這裡看不到高樓大廈,有著樸質的人文風情,純樸小鎮的感覺。 白玉蘿蔔已經成為美濃冬季輪作的重要作物,是秋冬季節限定的美味。 每年都會有固定的蘿蔔節。開放給民眾體驗採蘿蔔的樂趣,很棒的親子活動。 注意。。。有蘿蔔出沒。 土中生白玉,地上有黃金。 白玉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的蘿蔔,全臺灣至今只有在美濃地區種植。老啊伯說,蘿蔔皮不要削,洗乾淨可以一起煮來吃,營養的呢! 此種瘦長型的蘿蔔口感獨特,季節限定,也是客家飲食文化中重要的醃製食材。 板條,高麗菜封是客家小吃最有名的其中兩種。 我覺得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值得一遊,其實不在乎有多少知名景點。能夠留住客人,絆住遊人腳步的往往是歷史的留痕與在地生活的豐饒。
後記:
時光不僅僅會留下臉上的皺紋,更會把你塑造成一個有故事,有智慧,有經歷的優雅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