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记录因纽特人生活的记录片,我非常爱看,因为自己就生活在这种冰天雪地的地区,有许多类似的场景,在严寒的冬天,天寒地冻,如果在室外活动,穿戴必须厚厚实实的。
但虽然我们这里冬天也很冷,冬季也有零下三四十度天气,但与北极天气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北极天气,零下五十度是常见,极寒天气可以达到零下七十度,而且,显然我们没有人家抗冻。
因纽特人通常住的是雪屋子,是用雪块搭建起来的屋子,里面用一盏海豹油点燃的小油灯取暖。这样,雪屋里的温度能保持在零下十四度左右,而且油灯的灯芯要经常挑拨,防止油灯过旺,或者过小。
因为温度过高雪屋会化了,温度过低会被冻坏。这项工作通常情况下是女主人完成。
而我们这里屋子温度必须达到二十度以上,人待着舒服才可以。
不过,因纽特人也不是干冻着,他们的衣服被子都是驯鹿皮,海豹皮做成的,这些也是他们抗击严寒的有利武器。
这部记录因纽特人生活的记录片是一百多年前拍摄的,和现在的因纽特人生活状况也有所不同了,比方现在有了雪地摩托,那个时候都是狗拉雪橇。
影片的开头是一个纳努克的男人,划着皮筏艇,一个只有几米的皮划艇,外面是封闭的,只留有一个人坐的孔,这个男人从皮筏艇站起来,随后从皮筏艇里钻出来一个小孩,两个女人,(据说是他的两个妻子)还有一只狗,加上这个男人,和皮筏艇外边坐着一个小孩,小小皮筏艇里面一共坐了五个人,一只狗。
他们到了岸上生火做饭,当然是在露天的环境里,简单的灶台。
在北极,燃料是非常匮乏的,通常他们会吃生的海豹肉和鱼肉,并非是他们不爱吃熟食,而是生活做饭比较困难,所以不得以才生食肉。
因纽特人也叫爱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他们不爱听这种叫法,因此,给自己定性为因纽特人。
据说,开始,这个片子的胶卷被一场火灾烧掉了,导演又找到纳努克一家从新拍摄。为了配合拍摄,纳努克一家错过了捕猎储存食物的最佳时机,到了最严寒时期,纳努克只好南下捕猎驯鹿失败,还有的说,是因为纳努克受伤了不能出去捕猎,一家人被活活饿死了。不过,我觉得他们应该是被冻死的。罪魁祸首是那个导演,和这部纪录片。
在严寒的环境里,人们必须吃诸如海豹这种高脂肪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猎捕海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到过他们猎捕海豹的场景,雪地里,冰面上,有一个细孔,男人拿一个标枪,这标枪上连着一根鱼线,顺着孔隙,男人奋力将标枪扎向下面的海豹,海豹力气很大,男人扯住鱼线,奋力向上拉,海豹在冰面下挣扎,有时候,一个人都不行,必须还有别人做帮手才能将海豹从水里拉上来。
可想而知,如果男人受了伤,怎么能干这种事情。
其实,因纽特人还有一种技巧,就是在冰面凿开一个洞,在这个洞里钓鱼。但这种小鱼小虾热量肯定不够。在严寒的冬天吃这种低热量的鱼类,肯定不行。
不管怎么说,记录片里的一家人全死掉了。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据说,纪录片的导演也是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他有没有忏悔。
如今,演员的片酬高得离谱。那个时候,拍片的因纽特一家人,不知导演给没有给片酬。因为耽误了人家生计,害得一家人都失去了生命,实在是做了一件缺德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