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点评-读书打卡专题
答案+day01+《撒哈拉的故事》+读书打卡

答案+day01+《撒哈拉的故事》+读书打卡

作者: 我是答案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5:30 被阅读0次

读《撒哈拉的故事》之前,我对沙漠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样,风起时,漫天黄沙;风落时,看不尽头的沙海;干旱、炎热、缺少生机的绿意。而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异域且风情,艰苦却充实,即使是肆虐的沙尘暴,也蕴藏着人性的缱绻温情。

刚来到撒哈拉,为了节省开支,三毛和荷西住在镇外的坟场区,出租屋对面是垃圾场,墙壁是裸露的石灰,室内没有可用的家具、没有淡水来源。如果是我,面对这样的住房条件,我根本不会考虑,即使是廉价的出租屋,还不如现代的公共卫生间。然而在两人共同的努力和经营下,他们的出租屋成了坟场区最引目、最特殊的的房子,无论是外表还是房屋内部,生活的仪式感就是这样体现的。

荷西、三毛买了一辆车,有一天,三毛开车回家的过程,遇到了沙尘暴,阻力很强的风加上漫天的沙砺,导致肉眼所看的能见度极差,车子缓慢行驶过程中,三毛看到远处一个小黑点,一个小男孩骑着破自行车,逆风而行。三毛停下车,想载他一程,叫下男孩上车,一开口,嘴里立即灌上沙子,可是自行车无论如何也放不进轿车内。三毛提议,车子暂放于此,等风沙停了,再回来推车。小男孩更不愿放弃他的自行车,即使它已经破烂不堪。三毛知道他担心再回来时,风沙会埋住车,就再也找不到了。临走时,三毛把自己的防风眼罩给了男孩。

回到家后,三毛试图做点别的事,好让自己不再去想那个男孩。结果,三毛无法逃避内心的不安、对小男孩的担心,带着男孩所需要的水、面包等,再次启程到沙尘暴中寻找男孩。

世界的尽头,撒哈拉沙漠,这些撒哈拉威人为了活着而拼命的努力,他们落后、愚昧、无知、贫苦,即便如此,面对干旱缺水的环境,白日骤热、夜晚寒冷、时而狂风沙暴的天气,蔬菜水果稀缺的地方,他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活了下去。他们有自己的活法、风俗、生活习惯,还有自己的信仰。

乍一看,三毛笔下的沙漠真的很丰富,可故事和现实总是有区别的,那些人和物,是她美化下的产物。小说中,三毛描写的撒哈拉生活有滋有味、有泪有笑、有愤怒有美好、有无奈有期待。但终究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不是在沙漠中的亲身经历,三毛也无法写出这部耳熟能详的作品。

此书是由多篇短篇故事组成,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一的是《娃娃新娘》,十岁的姑卡要嫁人了,三毛惊诧她还是个孩子,姑卡的父亲却说,姑卡的妈妈嫁给我时,只有八岁。

令三毛更气愤的是,姑卡的丈夫凌晨三点迎接她时,根据习俗,丈夫把妻子从屋内拉到屋外的迎亲车上,这一过程中,姑卡反抗的越剧烈,挣扎的动作越夸张,婚后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三毛看见姑卡的反抗和挣扎,感觉如同一个野蛮人在逼迫一个女孩要凌辱她一样,而周围站了一大群人反而凑热闹的看着。等接到家里,姑卡在侧屋独自等待,丈夫在主屋和朋友们一起吃肉喝酒,天亮了,丈夫去了姑卡的侧屋,过了一会,三毛听见姑卡一声痛苦的叫喊,随即,姑卡的丈夫拿着一块带有血迹的白布走出来,朋友们见此,一阵暧昧的唏嘘。

看到这里,我很幸运,我出生在现代,出生在一个文明的社会。我可以上学,可以选择我的另一半,我可以去过我喜欢的生活,我还可以接触更大的世界,我庆幸我不是姑卡,可实际上,姑卡这样的女孩,很多很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案+day01+《撒哈拉的故事》+读书打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ha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