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在《正面教育》中提到很多行为不符合家长期待的孩子,其实并不是坏孩子,他们只是出现了行为偏差。
她指出主要有四种行为偏差:
1、 引起注意(你看我多棒!你不关注我多棒,那你看我多麻烦!不管怎样,你看看我!)
2、 权利斗争(凭什么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偏不!看谁厉害!)
3、 报复心理(你不关注我,伤害我,那好,我也要同样的对付你!)
4、 自我放逐(反正在你心里我就是个坏孩子,那好吧,我就当个没用的坏孩子好了)
括号中的内容,是我模仿孩子可能的语气,和常见的行为添加的
。很多时候,当我们只是关注孩子的行为,而不去洞悉行为背后的动机,我们会愈加觉得孩子无可救药。而我们越这么认为,会让孩子的行为出现更多的偏差。
如果我们一直试图在这个局里面纠缠,那么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最后不仅没有收获,而且会落得个身心俱疲,所以,钥匙在别处!我们需要脱离出具体的事件,去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情绪背后的需求。
我很喜欢一部动画片《头脑特工队》,它将我们脑子中的情绪比作几个小人, 将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比作一个大的机器。一些事情(场景/语言)会激起我们的某些情绪,而这些情绪会调动相应的记忆让我们想起或忘记一些事,他们分别属于我们的不同需求(亲情、友情、自尊)。
不仅孩子,大人的反应很多时候也是这样:
当我们对孩子发脾气,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投射了很多我们自身的期望,切合实际的和不切合实际的。我们的每一个要求后面其实都有一个幼稚的自己在发号施令。
当我们跟孩子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呢?也许我们心中的小人在说:如果我说的你都不听,是不是你认为我不重要,所以可以把我说的话抛到脑后?别人不听我的也就算了,你是我生的,你怎么能不听我的呢?
当我们跟孩子说:你看看隔壁家小明,每次都是满分,你怎么才考90?也许是我们心中的小人在嘀咕:我也不比别人差啊,哪怕我比别人差,我的孩子也不能比别人差。你是我的孩子,你一定要为我争口气。
孩子的需求最终被归集为“安全感和确认自己重要”,当孩子做出一些让你不满意的行为的时候,看看是不是他的这两个需求没有被满足。当你对孩子总是提出一些要求怒火冲天的时候,也确认一下是不是你自己的这两个需求没有被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