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4月,众多种植西瓜的农民痛心疾首,地里的西瓜尚未成熟就竞相炸裂,而且每天都炸个不停,剩下的大约只要三分之一了。这件事的矛头指向膨大剂,以至于人们谈虎色变,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从表象来看,西瓜滞销是肯定的,即便是没有炸裂的那三分之一以及别的地方的不炸裂的西瓜,都无人问津了。因为裂瓜现象引出的膨大剂,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需求下降。局面一旦造成,要消除影响,是非常困难的。对瓜农而言,这是天灾,亦是人祸。这种损失,来无踪去无影,无法预料。
传播的一个规律:人们对最初获得信息,如先看到、听到或者先获得的印象,往往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形成思维定式,产生较长时间的持续效应。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这种先人为主的传播规律,很浅显,也很真实。
当膨大剂造成西瓜炸裂的消息传来之时,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心理格外敏感的时刻,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又一起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了,并由此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此后,有关西瓜炸裂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以及膨大剂乃是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依然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证明对人体无害等重要的信息,就很难进人人们的头脑。
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是的,从讯息费用来说,率先传播出去的信息效果最佳,而且费用最低。而想要扭转人们已经形成的印象,非但需要花费更为浩大的费用,而且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消化——高昂的时间成本。这就是舆论以及市场营销中,人们争先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的原因所在。
从对膨大剂的无知,到对膨大剂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到对膨大剂有着科学深人的了解,对普通民众而言,是一个局限条件不断转变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人们的行为也随之而变。表现在市场上,就是市场上西瓜销售状况的起落。不错,局限条件变了,身处其间的人们的行为必然随之改变。而以西瓜这个具体案例来说,这里的局限条件的转变,主要是讯息费用的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