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成功教育了一个原本会打人的“顽劣”学生的故事,相信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同行们都已耳熟能详,这里再赘述一遍。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某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想用砖头砸同学的男生。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
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我们可以想像,如果不是有幸遇到陶先生,这个孩子也许就会从此真的变得顽劣不堪。
这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一再学习和反思。
我本人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载,每年都要送走一批长大毕业的孩子,同时也迎来一批新的孩子。
在最初从大学毕业,刚刚成为教师的那几年,常常对有些不听话不爱学习的学生感到生气,觉得自己的一片苦心和辛勤劳动都白费了。
后来我重新看到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教育了一个学生的故事,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何为师德?何为师风?
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师德师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形成稳定的职业观念与规范的总和,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
师风,是教育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像白纸一样纯洁可爱的孩子,空洞的说教和严厉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并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唯有像陶行知先生那样,用赏识和赞美,春风化雨一般让孩子自己发自内心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人。
后来的工作中,我不再空洞的教育批评,而是尽量采用赏识和赞美,学生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每一个闪光点都加以真诚的赞美,我发现,孩子们学习更积极性格也更加阳光了。
所以,赏识和赞美,才是教育应有的底色,愿每个老师都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善于运用赏识和赞美,也希望每个孩子都遇到懂得赏识和赞美的老师!
(以上是昨天学校要求老师写的师德师风感想,今天拿来当做日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