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闻多问

多闻多问

作者: 满眼阳光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18:37 被阅读0次

    有一个思想徘徊了很久,但一直都是若隐若现(希望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幽灵,哈哈哈),刚好今天有空,闲来掰扯掰扯。说我们看电视电影这类的涉及到人与人之间沟通障碍的问题,明明看到深处,自己都着急的不能行,恨不得拿出个大喇叭喊出来,矛盾或者误会就解开了,就这么简单,影视剧里不到最后就是解不开,实在是愁煞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这种感觉哈,当然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像我这种情感主义的人确实容易这样。后来我就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着急呢,我到底着急的是什么,一开始我就是着急,不就是一句话嘛,有什么好说不出来的,说出来真相大白,什么事都了了。是啊,什么事都了了,问题就出在这里;什么都了了,故事就结束了,就没有什么看点了,他还怎么演下去呢。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咱拉低了说,是有这么个理儿。只要是一开始就这么有啥说啥的人,他就不是这么有情感主义的人,再有这世间这么些个人,就经不住直来直去的言语,您长眼眼看周围,但凡是说话直来直去,不那么容易招人待见,咱不是说这不好,世人非皆有容人之量,有容人之量,也未必能忍一时之气。后来问自己问的多了,发现也不全是;说出来未必真有用,哪怕你碰见的都是有容人之量,能忍一时之气的人。就像土豆,当然,这是现在信息交流广泛了,大家都知道叫土豆,原来信息交流不畅的时候,把土豆叫土豆的人和把土豆叫马铃薯的人同时来到一个没有土豆的地方,你跟他说叫马铃薯,他跟你说叫土豆,而这个地方的人完全不认识这种东西,你说它到底叫什么?这是结合他各自己有生以来的经验判断来的,他认为就是对的,你说实话出来对结果真的有帮助吗?答案相信各位心里肯定非常清楚。那么请大家各自再多问自己一句,有没有一股子冲动去向这三个人解释:这个东西叫土豆,也叫马铃薯,它就是一种东西。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冲动?我们有这种冲动是因为我们知道,它就是一种东西,这群人里只有我知道,我就愿意去推广、科普这种东西,显得我有多能耐。当然不是说不应该做这件事,推广和科普这件事做起来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现在这种信息时代,让正确的知识广泛传播,确实有益大众。

上边说的稍有点跑偏, 再说回沟通障碍这件事哈,在影视剧里,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所有人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我们都知道了解,所以我本身就存在一种超然的感觉,不需要去推测和判别,谁是好,谁是坏,谁应该有什么样的情绪,然后我们带着结局去追因溯果,带着偏向性也无不可,再带点情感颜色去推广和科普,甚至去圈粉,我觉得这是一种劣性根。可惜的是真实世界里,没有谁能有上帝视角,我们各自结合各自与生俱进的经验去判断,又都带着各自的情感颜色,去科普和推广,没有谁会在推广的时候去证明自己是错的,何不悲也?

相关文章

  • 多闻多问

    有一个思想徘徊了很久,但一直都是若隐若现(希望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幽灵,哈哈哈),刚好今天有空,闲来掰扯掰扯。说我们...

  • 一切都会向着最好的安排而去!

    非无非有,观空自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闻不问、多闻多问,取舍只在一念之间,这就是一种选择而已 不过度忧虑,不过...

  • 多闻草木

    卢梭在『忏悔录』里说过,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一小块儿土地,一座美丽的花园,房前屋后有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周围再来上...

  • 多闻草木

  • 多闻选择

    现代社会, 信息污染很严重, 报纸新闻很多报道的都是无关紧要、 甚至无聊的东西。 看了只能增加人的各种欲望。 而媒...

  • 多闻多见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讲解: 孔子说:...

  • 直谅多闻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直谅多闻: 正直...

  • 多闻国学

    养正一个孩子 兴旺一个家庭 四书 四学(《小学》《大学》《学记》) 徐建顺老师《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 一个...

  • 多闻国学

    养正一个孩子 兴旺一个家庭 四书 四学(《小学》《大学》《学记》《劝学》 徐建顺老师《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

  • 《法句经》原文及译文——多闻品第三

    多闻品第三 多闻品者,亦劝闻学。积闻成圣,自致正觉。 多闻品的大意是:奉劝世人勤学多闻,然后通过多闻积累达致圣人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闻多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os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