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认为:幸的原始义是“手铐”。
为什么呢?请看“执”的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中,右边一人双手伸进了左边的“幸”中,这不正说明“幸”是手铐吗?
怎么说呢,专家大哥,请您看清楚点——金文“执”的右边那人手上一横才是手铐!“幸”如果是手铐,甲骨文中,人手也该分别伸进上下两个圈圈里才对,不会挤在中间的。
人们不知“幸”的原始义已经很久了,说来话长,那是一段消失的历史。
最早期,炎黄贵族对臣服部落发号施令用“知”。
“知”的甲骨文、金文如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知”就是人拿着武器“干”和“矢”去口传命令。音义同“之”,去的意思。金文中“干”的顶端和“矢”的中间都被加点强调:如不执行上命将被武力制裁!
古代交通不便,向远方部落传达一个命令来回或要数月之久,如有人假传命令,骗吃骗喝骗财骗色,乃至骗走军队引发战争怎么办?这就要求在传令者及受令者两方之间要给信息加密,使他人无法假传命令。
于是,请看“幸”的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中,“幸”由上下两个“矢”组成,中间还有一横。
什么意思呢?
最早期传令用的箭跟战场上用的箭一样。可是,“幸”中的“矢”已不是战场上用的“矢”了,它进化成了专门用来传令的“箭符”——令箭与“符”合为一体,相当于加了密的令箭。早期用木竹刻成,上下两支箭连在一块儿,从中间一剖为二:上级持上面箭符,下级持下面箭符。上级有命令传达下来,下级只要拿出下面的“箭符”跟使者“箭符”合一下,就知道命令真假。
因竹木易腐,周朝出现了专门用金玉制作的“令符”。
《史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击败蚩尤后,黄帝又“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既然黄帝能够“合符釜山”——在釜山用令符对该到的诸侯逐个“合符”点名,开全国代表大会,说明他“征师诸侯”也是用的令符。
其令符制式,十有八九就是我们看到的甲骨文中“幸”的上下两个部分。
回过头再看金文中的那个“执”,“幸”下方的“矢”特意被加了个点,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点点其实是强调:“执”是下级单位遵照上级命令执行抓捕任务。分封制下,上级不能在下级领地随便抓人,但可以发命令,让下级自己抓,然后押送到上级部门。
下级单位遵照上级命令执行任务天经地义,怎么就有“幸福”的“幸”了呢?
原来,五帝至夏商周时代,部落之间的战争非常残忍,如顽强抵抗但最终失败,成年男子可能要被“屠灭”,妇女儿童则沦为奴隶,如同大家知道的蒙古人屠城一般。如果不反抗就臣服,待遇便好得多。从黄帝到西周,大多数情况下的部落臣服,都是“传檄而定”的。当然了,早期没有“檄”,炎黄贵族派使者拿着“幸”通知各部:若愿臣服,大家把“幸”一剖两半,然后执下“箭符”者执行大王命令;若不愿臣服,便开战,但先说明白了,战败后果十分严重,会导致族灭身亡。
有人会疑问道:臣服便臣服,拿着“幸”的下半部分执行命令就得,为什么后来“幸”写成了上面一个“大”,下面一个“羊”呢?
这就要说一说先民实行了千余年的“牵羊礼”了。
“牵羊礼”最迟从皋陶时代开始。皋陶的“皋”字早期写法是上面一个“白”,同“伯”,意为“王者”,下面一个“羊”,意味着臣服。这个“羊”所蕴含的就是“牵羊礼”。
“牵羊礼”是什么呢?
部落战争中,输者认怂的方式便是披上羊皮在地上爬,到胜者祖宗墓前磕头求饶。看上去很羞辱人,但比大屠杀进步多了。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 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此即是说,周武王灭商的时候,受降仪式就是纣王的哥哥微子代表殷商王室牵着羊跪行以示臣服。北宋亡,徽、钦二宗等皇室成员也被掠到黑龙江行“牵羊礼”——不论男女全部脱光上身,身披羊皮,脖颈拴绳,被人牵着在地上爬。
“幸”的写法从“中剖两箭符”到“牵羊礼”,说明早期中国社会的臣服方式从单纯遵从命令,逐步发展到有特定仪式——归附一方的代表要到强者宗庙去实行“牵羊礼”,大致等于“宣誓”吧!
从今人角度看,当年所谓“幸”,真是“不幸”,太羞辱人了!可在那样一个落后的时代,能全身全族,已是“万幸”了。
当然,后来“幸”的意义也有衍化:臣民有罪被大王赦免,女子得到大王恩宠,均称之为“幸”。
概之,“幸”的原始义为“赦罪免祸,顺我者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