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作者: 珊珊Sandy | 来源:发表于2016-09-27 23:14 被阅读22次

               

       丙申维夏,重游故地。

       石钟山得名于苏公的《石钟山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春游,就是去的石钟山。春游前三天,全班的话题都是春游。从带什么干粮,到穿什么衣服。兴师动众,恨不得告诉所有认识的人,春游的喜讯。待至春游前日,半宿睡不着,满心欢喜地看着天,等待天边泛起一丝鱼白。

       也不知道有多远的路,大家唱着歌儿,兴致盎然。那时的湖口,还没有修湖口大桥,所有车辆和人,都要乘坐轮渡过江。小小的我坐在大巴车里,大巴车坐在轮渡里,恍如隔世,分辨不出这是我的记忆还是梦境。

       待至进大门,一条长长的斜坡石子路,记忆中走了很久,现在却是一忽儿就爬到了顶。一个朋友曾经向我说起,小时候觉得整条街上的人都很高大,长大后却在某一天发觉他们怎么都那么矮。

       石钟亭里敲敲石头,必修项目。其实走了十分钟就到了江天一览亭。我记得这个地方,是因为每次都是在这里看鄱阳湖水并入长江。清澈与浑浊,在此言和。

       另一角面对江湖而立的是曾国藩像和上谕亭。曾国藩当年在湖口着了24岁小青年石达开的道,湘军水师被困,文正公也被气得跳江。时至今日,曾大人的铜像依旧不知疲倦地立在上谕亭前,遥望皖南。

       北边原本有一条小路直通山脚,据说当年,苏公考察的空洞被曾国藩当作了存粮饷之所。现在被封住,不让去,只露出破败之相。

       忠烈祠的门口,石桌石凳还在。高三毕业的暑假,我们就是在那里硬着头皮饿着肚子打牌。我记忆中挺宽敞的一个地方,也就那么大。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苏公的文刻在碑上,经年不变。曾公的铜像矗立鄱阳湖口,守望多年。

       此景常在,游人依旧。只是我已不是原来的那个我了。

相关文章

  • 甲午年江西之旅(六)

    ——石钟山 中学课堂上学过苏轼的一篇文章,名为《石钟山记》,那个时候基本没...

  • 石钟山记

    丙申维夏,重游故地。 石钟山得名于苏公的《石钟山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春游,就是去的石...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14日 · 石钟山记,真钟声还是掉书袋

    1084年7月14日,苏东坡游石钟山。 地点: 湖口 类别: 人物 《石钟山记游》 作者:吕建文 元丰七年(108...

  • 石钟山上,谁对?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

  • 石钟山记

    石钟山很小,就是长江和鄱阳湖相交处的一座孤岛,或者就是一块大礁石并不高大,但地势很险要,扼江控湖,远远看去,就像一...

  •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骊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

  • 【云山随诵之47】苏轼《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

  • 第906期【生活随笔】

    渔 工 水 师 文/袁茹意 《石钟山记》中苏轼携子月夜探...

  • 2020-05-05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

  • 游石钟山记

    到九江的湖口已来过不下五次,而畅游石钟山却是头一回。 这座海拔不足百米的小山,居于鄱阳湖口和长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钟山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rh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