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蔽日不见我

作者: 嘿头羊 | 来源:发表于2014-04-30 20:14 被阅读42次

如是,闻我不见使人愁。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姆卡剃刀是这么说的。

“断”和“舍”都需要doing,也就是行动,action。不断重复doing之后,就能达到感觉的世界,也就是being的状态。行动是与思考同时进行的,可从思考的状态转移到感觉的状态。

空——减法能抵达。

断舍离是磨砺感应能力的技术。

断舍离的目标——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各得其所。

废弃不用的旧物——腐朽,消极,霉气,不但威胁身心健康,还会导向霉运与停滞运。家居因之变成了它们的停尸房。

断舍离要把时间放在当下,对过去与未来担忧烦扰导致时间轴的错位。

在断舍离中,没有“客用”这种观点。自己很喜欢,一直在用的东西给客人用就好了。因为平时用的东西都是精挑细选的好东西,所以拿给别人用也是挺好的。

“万一以后用”,却一直没有用,是对物品失约,更是对自己失约,自己的信誉度会慢慢降低,人也跟着不自信起来。

物品与自己的关系。

思考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该是物品。——“我还用它吗?”VS“它还能用吗?”

扔掉多余的信息,就能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脱离出来。

从宏观的角度看可惜,把它变成物品循环的原动力,也是断舍离的重要技巧。

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时,要说“请收下”而不是“给你”。——做慈善亦如是。——当别人收下你的馈赠的同时,别人也是在做慈善。你得了心理上的慰藉,别人得到了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慰藉。是故,古语有云“不食嗟来之食”。当做慈善的人斜着眼说出“嗟,来食!”一刹那,这食物就中了诅咒,已成毒品。善人瞬间成恶人。

善护念,即此。

物品的摆放是不是便于选择收放。——立着放,立不起来的卷起来自在的放。

扫地僧之所以成为扫地僧,便是因了断舍离。一断尘缘,二舍丛林,三离其身。他算得上是储物间管理学的大师。天下经书何其多,若能统统拿来放在藏经阁那得多牛逼,就像姑苏慕容家族那样,为了把天下武学秘籍全部收于囊中可谓费尽心机。

断不了对身外之物的贪念,难成大器。用小无相功催动的各家武学,只是幻觉。这种状态有点像人格分裂,一会儿是这个人一会儿是那个人。最后连自己是谁都记不得了,就只能当别人的影子。

舍不掉对无用之物的眷念,难以撑船。萧远山和慕容博潜身藏经阁数十年,偷阅少林密藏无数。从第一天开始,扫地僧就发现了这个事情,然而他没有说破。彼时,那些少林密藏就是萧、慕二人的救命稻草,一个坠崖没死,一个装死,都来到藏经阁汲取养分以图来日。扫地僧知道,比起少林所谓声誉,那两个人更需要那些密藏,随他们去吧。

离不开对无我自身的痴念,难立真心。萧、慕二人自以为占了少林寺的便宜,弄垮的却是他们自己的身子。为了自身的强壮,偷偷摸摸把密藏携来带去,以为拥有。可笑天下第一转头成空,病入膏肓的肉体已经撑不住他们膨胀的欲念。此一时,反倒是密藏经书占有了他们。 

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是暂时借来而已。

非如此不可。不将就,不敷衍。

相关文章

  • 浮云蔽日不见我

    如是,闻我不见使人愁。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姆卡剃刀是这么说的。 “断”和“舍”都需要doing,也就是行动...

  • 浮云蔽日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世界本来简单,人言始终可畏。 一个年轻漂亮女性加班晚归,有人要跳出来说她职业复杂人品不端; 一...

  • 冬日

    浮云蔽日终难久,一跃高杆照苍穹。多少人间混浊事,岁月论道正乾坤。 浮云蔽日终难久,一跃高枝映面红。多少世间清浊事,...

  • 偶遇钓者

    浮云蔽日急,潺溪响林幽。偶遇喜钓者,可有鱼上钩?

  • 无题

    浮浮沉沉 起起落落 飞雁声不留 落花雨不惊 天气晴好时节 更应远游踏青 浮云蔽日不得见 狂风卷叶东南行 东南行 东...

  • 浮云蔽日终将散

    旁观者认为 浮云 其实是不值得一提的事 只是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想让局中人跳出来 可局中人气在心头 早些年种下了因...

  • 中国画

    叶翠荷花含珠绽,天高白鹭逐水欢。 流水隔山轻舟缓,浮云蔽日故人闲。

  • 小 寒 吟

    波 涛 雪花凝结小寒冬, 枯叶垂落思更浓。 浮云蔽日无多时, 阳光骤暖伊心胸。

  • 旗动 风动 心动

    窗外,浮云蔽日,无声,无息。窗内,静默如初,无声,无心。窗边,是谁凝视远方美景,亦是谁贪婪留恋? ...

  • 游园偶书

    浮云蔽日霞光透, 绿叶扶花花影沉。 柳影扫阶尘不动, 月轮穿沼水无痕。 2019.12.1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云蔽日不见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rr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