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社会学LIFICHAIN生命链
【通证随谈(一)】区块链技术竞争与通证持有人利益保护

【通证随谈(一)】区块链技术竞争与通证持有人利益保护

作者: 沛文沛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09:37 被阅读757次

  2018年2月28日|内容整理自23点群【摇钱树】同学的分享

1.区块链底层技术竞争

大家现在都知道Windows, Mac,Linux, IOS,ANDROID 。但历史上还曾有过AimgaOS,BeOS,OS/2,Palm OS,塞班,WebOS,有些仍在用。还有Arthur ,inferno,XTS400。

所以今年要看,谁更有潜力成为区块链领域的主流OS。

已经落地的公链,比特币,以太坊,井通。墨客很快落地。神马EOS,Dfinity,Polkdota,还没影呢。恒星,小蚁,量子等不太了解。落地应用多不多?  那个Ripple ,严格来说,更像联盟链。

    区块链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首先,需要依靠成熟的底层。毕竟,你给每个应用都建一个底层,一是能力不够,二是成本太高,三是不一定有必要,是否成熟也需要时间检验。所以,对于焦虑的精英人士,特别是3点群里的,与其高谈阔论,不如去“寻找主流底层”。

其次,是开发门槛的降低,期待区块链版的HTML+CSS+JAVA SCRIPT。

比特币是底层公链吧,也开源,你见过复制源码发行垃圾币的,但你见过把整个底层基础设施都复制一份吗?几十万个节点,还有矿池,各种钱包,等等,太贵了。政府和监管只会看你是否合规,是否支持实体经济,是否产生金融风险。是否符合新时代。 

币价?对不起,听不见。 

所以,应用是过程,价格是结果。 

少研发,重营销,以前某想公司也这么干过,因为你的背后是中国市场和用户,所谓的“竞次”跟随战略,即少投入研发,利润最大化。长期来看,未必对。

2.通证持有人利益保护

以前的企业发展史,技术发展史,更多以机构或法人为基本单位,也有社区的参与,比如Linux 等开源软件社区,但他们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传统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公众,员工,用户等等。即所谓股东价值最大化,更进一步是,利益相关者最大化。Stakeholder’s value maximization。 

现有的公司治理,法律监管体系都是围绕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核心的。当然,实际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股市里的表演就是这些人之间在博弈。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以法币计量的。那么问题来了,token出现了,并且出现一类新的利益相关者,token holders。这类人的利益不在现有治理监管和法制框架的保护范围之内。但一旦出现风险,政府和监管的相关利益受损。即所谓的维稳成本,潜在金融风险。所以,赐你9丈4尺白绫,自我了断吧。 

正是因为法治框架的相对滞后,给了垃圾币,山寨币肆意践踏token holders 的利益的空间。这种情况下,token holders 怎么办?只能看创始人和团队是否靠谱,技术是否成熟,应用是否顺利落地。希望“善政“,而不是“恶政”。如果跑路,维权的地方都没有。即使创始人和团队是善的,技术不行,应用不行,最终也不一定成功。token holders 最好赶在前面跑路,抛掉手里的token。 

善政还是恶政,也是学者福山在2016年的观察结果,此前他认为西方民主制度是所有制度的终结。但金融危机下西方民主政府的治理无力迫使他改变了衡量尺度。所以,抱怨价格的token holder,如果认为利益不能得到保证,只有抛掉一个选择;如果觉得团队靠谱,看好利益增长空间,拿着就是了。

      Token holders利益保护如何融入到法治治理和监管体系,是个课题。至少目前,政府的态度不明,低调点是为上策。目前的主流做法,是成立海外基金会,选派token holders 代表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swtc基金会也是刚刚成立不久,很多工作都在探索中。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持证也要趁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证随谈(一)】区块链技术竞争与通证持有人利益保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rv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