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29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29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2-15 07:20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第六章:桃园惊梦之再说诸葛亮

    艺凡:接前文,让我们再说一说诸葛亮。

    易中天:诸葛亮是累死的,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麻烦也由此而生。

    艺凡:什么麻烦?

    易中天:真正的麻烦还不在兴复汉室,而在于兴复一个什么样的汉室。如果姓刘就行,何不辅佐刘表?如果仍然要走东汉的老路,又何不追随袁绍?要知道,官渡之战时诸葛亮已经二十岁,早就把自己看作管仲和乐毅了。选定刘备,诸葛亮必有想法。

    艺凡:什么想法?

    易中天:诸葛亮既是新秩序的建设者,又是旧制度的改革者。他在蜀汉执行的,实际上是一条“没有曹操的曹操路线”,甚至还可能走得更远。比如“以法治国”。只要有可能,他总是尽量公正。

    艺凡:结果这么样?

    易中天:贵贱贤愚无不叹服,也无不怨恨。叹服是因为执法公平,怨恨则因为立法严峻。事实上,公平不等于不严峻,只不过对所有人都同样苛严。所以,一方面是“刑政虽峻而无怨者”,另一方面是“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26]

    艺凡:诸葛亮的法,是严刑峻法吗?

    易中天:当然。因为他的政府是军政府,他的政治和经济管理也都是战时体制。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允许有人在战争年代胡说八道。言论自由?休想!就连诸葛亮自己,也谨小慎微。

    艺凡:他为什么呢?

    易中天:政治需要。要知道,诸葛亮在蜀汉的权力和权威远远超过了刘禅,怕别人说三道四。

    艺凡: 确实做到了两袖清风。

    易中天:问题是,他有必要那么累吗?也没有。事实上,所谓刘禅无能的说法并不成立。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不再任命丞相,而是由大司马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大将军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这样一种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和权力分配,岂是弱智的人想得出的?

    艺凡: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大权独揽?

    易中天:也许,他是要政改。他要兴复的其实是理想中的西汉。西汉初年国家制度中隐含的政治理想,就是区分宫廷与朝廷、皇权与相权、宫中与府中。皇帝是国家元首,主要起象征国家统一的作用;宰相是政府首脑,带领官员具体管理国家,并负政治上一切实际之责任。这种制度,就叫“虚君实相”。

    艺凡:这种制度好吗?

    易中天:不算最好,但也不坏。因为按照这种制度,皇帝授权而不负责,宰相负责而无主权。但,这里面问题很多。

    艺凡:都有什么问题?

    易中天:首先,如何保证拥有实权的宰相不会趁机政变,变成既篡位又亲政的新皇帝? 其次,在既无宪法又无国会的情况下,我们也不知道那拥有实权又永不政变的宰相如何产生。刘备当然运气很好,刘禅就不敢赌这一把。诸葛亮的政改终于失败,如果他确有此意的话。

    艺凡:如果?

    易中天:政改失败的诸葛亮只能去做道德楷模。人们为他的“出师未捷”唏嘘不已,对他的“三顾乃见”羡慕有加,甚至让他穿上八卦衣,摇着鹅毛扇,从袖子里掏出锦囊妙计,并美其名曰“智慧的象征”。虚君实相,以法治国,无人提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想都别想。

    艺凡:也许这就是历史。

    易中天:历史并非总是能够真实地呈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历史形象也总是不如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影响深远,而庸众们的偶像则是不容批评和讨论的。诸葛亮的在天之灵,只能去咀嚼自己的孤独。

    艺凡:那么,曹操呢?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再说曹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s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