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您是否认为要把惩戒权给教师呢?

您是否认为要把惩戒权给教师呢?

作者: 清韵漫弹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20:09 被阅读0次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不是把惩戒权给不给教师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对孩子正确实施家教的问题,只有家庭教育正确到位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养成,以后的学习、做人、处事等等自然都不会有问题。


一、家教的意义

一说到家教,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其重要性,如人们对没有教养的孩子会说:这个孩子没家教;对教养好的孩子则会说:那个孩子的家教很严格等。那究竟什么是家教呢?家教就是指家庭内部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家长通过自己的合乎规范的言谈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教育影响子女做人做事。家教传统意义上讲是指家庭内道德、礼节的教育,家教的本来意义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家教是个体社会化非常重要的途径。好的家教对于子女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子女的行为映射着家长的行为,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于此吧。


二、家教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班级里,同样是一个老师教课,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有的孩子成绩差呢?除了孩子的智力因素外,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凡是成绩好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律性强,注意力集中,能吃苦,肯钻研,做事认真;凡是成绩差的孩子正好相反。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家长教育的结果。而家教最重要的因素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严格的父母对子女要求就高,可是现实中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不少观念误区,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从我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有问题的教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孩子娇惯溺爱,迁就无度。

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孩子要讲究一个度。孩子幼小时当然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充满快乐。可有些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在物质生活方面,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就拿买玩具来说,如今的一些年轻家长,把孩子看的过高,没有节制地给孩子买玩具。我身边就有好多这样的父母,家里本来玩具够多了,可孩子一旦在超市又发现了新的玩具,只要一哭一闹,家长就会妥协再买回来,结果孩子的玩具能装几大箱,关键好多都是重样的。这种过于娇惯溺爱、迁就无度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喜新厌旧、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的个性。

2.全权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疏于对孩子的关怀,淡漠了亲子关系。

现实中可能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这未尝不可,但是不能因为有老人照看自己就当了甩手掌柜。隔代的老人对孩子的娇惯溺爱比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一味地迁就,甚至对孩子纵容护短,让孩子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比如零食一大堆,每顿饭要喂着吃,甚至追着喂,结果造成孩子很不好的饮食习惯。这吧还是次要的,严重的是由于长期不跟父母交流丢失了与父母的亲情。因为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较多的亲子交流不但能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维护孩子健康情感的关键因素,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

可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以工作忙为由与年幼的孩子缺少接触和互动,孩子长期缺乏与父母进行沟通,难免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后到学校不会与人交往,不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类问题也多产生于单亲家庭中,因为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常常得不到父母应有的爱护和关怀,甚至有的经常遭到家长的训斥和打骂。还有的离异家庭里,后妈或后爸怕担待不起,又对孩子无原则地顺从、溺爱。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3.重学业知识培养,轻行为习惯教育。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一个普遍规律。199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会议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回原处,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基础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原本应该是多关心孩子的健康状况和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家庭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教育投资上面不惜血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驱使下,从小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不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出发,不顾孩子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任意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甚至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这些家长忽略了对子女思想品德的早期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期养成,为了怕耽误孩子读书学习,不让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性,这种重知识轻品德的倾向,从长期来看,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仅用语言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不能采取适当惩戒,起不到教育警示作用。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古人说:”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如今绝大多数年轻父母认为当代教育家都不赞成打孩子。那么,究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不应该打孩子以示惩戒呢?我的经验是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惩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家长要及时予以指出纠正,就像培育树苗,你若不修剪,它就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一般来说,对不是原则性的小错误,不必用打来惩戒,只需说教提醒就行。而对原则性错误就必须适当惩戒了。哪些是原则性错误呢?一是你警告了两三次不允许做的事他依旧照犯的;二是偷拿钱财东西的。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后果惩罚“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采用。就是: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自作自受,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已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这样,同样可以达到惩罚、警戒的目的。就像第一点,因为我们都讲一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如果你都警告过他两三次了,他还照犯不误,就要适当惩戒,但不一定是靠打骂来解决,而是禁止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让他思考自己犯错的后果,比如说不让他看喜欢的动画片或是不准玩喜欢的玩具等。

对于第二点,一般孩子到了七、八岁以后,知道了钱物的重要性,他有时可能想买自己喜欢的什么东西又不敢跟家长要钱,就会偷偷拿家里的钱去买。关于这个行为,家长发现后,不能急于管教,而应先循循善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如果孩子认错态度好又不再犯,也不要打骂了。如果孩子一直嘴硬不承认,就要适当惩罚了。你在惩罚之前要先对孩子作出预告,”你说实话,妈妈不打你。“”再给你一次机会,赶紧说实话吧,钱你花到哪了?再不说可要挨打了。“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要打也只能是在屁股上打几下,切不能劈头盖脸地乱打一气,没轻没重,弄不好会在无意中失手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饮恨终生。

孩子在12岁以前,对父母有所敬畏,只要教育及时得当,一般来说孩子就不会走向歪路,他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管教孩子,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做一个文明社会里的文明人。

有一个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父亲时说,他非常感谢父亲的严厉教育让他从小学会了做人做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父亲是这样教育他的:上小学前犯了错误,光打不说,因为他还小听不懂道理,挨打就能说明你犯了不该犯的错,让皮肉之苦提醒你以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上初中时犯了错,先打再说,让你知道挨打的原因,然后讲道理警示你不要再犯,因为初中生慢慢听得懂道理了;上高中后不打光说,因为高中生认知能力提高,有了自己的思想,只需要家长的教育引导即可;上大学后,不打也不说,因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基本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可以解决,自己的人生方向自己可以把握了,家长不需要再去叨叨了。

综上所述,如果家长能把家庭教育做好,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以及行为习惯,在学校哪还要老师来惩戒呢?即使你不把惩戒权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也一样会管理好自己。

相关文章

  • 您是否认为要把惩戒权给教师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不是把惩戒权给不给教师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对孩子正确实施家教的问题,只有家庭教育正确...

  • 人民日报:把惩戒权还给教师!教师:权威的声音终于来了!

    《人民日报》转发《中国妇女报》文章,称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我是老师,也是家长,对于这个说法,完全支持,应该尽快修改...

  • 教师的惩戒权

    今天看一位人大代表发言,强调必须确保教师的惩戒权。她说到,当以最大的耐心对学生予以合理教育后,学生仍然出现不能遵守...

  • 再谈教育惩戒权

    再谈教育惩戒权 今天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权规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通...

  • 别再给我“惩戒权”了好吗

    给我们“惩戒权”了,好吗 我们只是教师,我们可以担得起教育的责任 可这“惩戒权”我们真的要不起 是它太沉,太重 更...

  • 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昨天写到了《教师的惩戒权》,有些为教师叫苦的意思。办公室一位老师看到后说,她认为国家制定相关规范正是为了保护教师,...

  • 抛开戒尺:让萱椿与杏坛共荣共茂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围绕戒尺争论不休,核心就是教育的惩戒权。 有人说,教师滥用惩戒权导致造成学生心理阴影,孩子应...

  • 莫让情绪失去控制

    莫让情绪失去控制 惩戒,网络的讨论的非常热闹,专家呼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还给老师又能怎么样?惩戒和体罚的界线并不是...

  • 换教师教育惩戒权

    近日,常州一家小学决定“吃螃蟹”,出台制度惩戒熊孩子,这次的“归还惩戒权”行动包括《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关于实施教育惩...

  • 把戒尺还给老师

    戒,惩戒。尺,尺度。国家刚出台的教师惩戒权问题还在征求意见阶段。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很好,因为现在的孩子有些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您是否认为要把惩戒权给教师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tw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