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下列括号里的“與”,表示并列连接关系的是( ).
A(與)人刃我,寧自刃
B(與)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行人燭過之一言也
C蜩(與)學鳩笑曰
D齊侯欲(與)衛侯乘,與之宴
正确答案:C
解析 C(P215)。本题考查的是对连词“與”用法的把握和应用。C项“與”连接两个并列的名词性词语。A、B两项中“與”表示选择关系。D项在“齐侯”和“卫侯”之间可以插入修饰成分“欲”“與”是介词。
2.(单选题)“之”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这个结构常充当复句的分句表示假设,下列不是表示假设的是( ).
A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B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C父母(之)爱子,則爲(之)計深遠
D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正确答案:D
解析 D(P219)。本题考查的是对连词“之”用法的把握和应用。A、B、C三项中“之”连接主语谓语构成的名词性结构作复句的分句,前后为假设关系。D项“之”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构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充当状语,主要是表示时间上的修饰,可译为“……的时候”,不表示假设。
3.(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以”是连词的一句是( ).
A圉人歸,(以)告夫人
B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C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D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正确答案:B
解析 B(P215)。本题考查的是对连词“以”用法的把握和应用。B项中“以”连接“帥車二百乘”和“伐京”两个动作,后者是前者的目的。A项中“以”直接出现在动词前,这是省略了“以”的宾语,“以”是介词。C项中“以言”“以人”都是介宾结构,修饰后面的谓语动词,“以”为介词。D项中“以”介绍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是介词。
4.(单选题)下列句中的“其”,不表示委婉语气的一句是( ).
A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B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C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D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正确答案:D
解析 D(P212)。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气词“其”的把握和应用。D项“不知其可也”中的“其”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A、B、C三项中的“其”都是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5.(单选题)下列各组虚词中,全为介词的一组是( ).
A予 雖 然
B爲 曷 極
C即 將 竟
D於 以 爲
正确答案:D
解析 D(P197)。本题考查的是对介词的理解和应用。D项全为介词。A项“予”是动词,意为“给予”;“雖”是连词,意为“虽然、即使”;“然”是代词,意为“……的样子”。B项“爲”是介词;“曷”是疑问代词;“極”是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C项“即”是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速度快;“將”是时间副词,表示时间即将发生;“竟”是时间副词,表示动作终究发生。
6.(单选题)古代汉语的介词是从下面哪种词类虚化而来的( ).
A名詞
B動詞
C形容詞
D副詞
正确答案:B
解析 B(195)。本题考查的是对介词的理解。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7.(单选题)“苛政猛於虎也”中介词“於”的用法是( ).
A引進行爲的目的
B引進比較的對象
C引進行爲的主動者
D引進行爲的處所
正确答案:B
解析 B(P198)。本题考查的是对介词“於”用法的把握和应用。介词“於”主要用法有四: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涉及的范围。现代汉语中可译为“在”“从”“向”“到”“在……方面”等。引进动作发生时间的,如“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引进动作发生或到达的处所,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进动作涉及的范围的,如“敏(于)事而慎(于)言”。表示在“事”的方面“敏”,在“言”的方面“慎”。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如“曾予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
(3)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更……”。如“苛政猛(于)虎也”。
(4)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译为“被”。如“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中,“于”引进“伤”的发出者“矢”。
8.(单选题)下列括号里的介词“以”,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的是( ).
A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B(韓説)(以)太初三年爲遊擊將軍
C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D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
正确答案:A
解析 A(P199)。本题考查的是对介词“以”用法的把握和应用。A项介词“以”引进动作的原因,“以故”是“因为……的缘故”。B项介词“以”引进的是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C项介词“以”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条件。D项介词“以”引进动作行为的依据。
9.(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介词“爲”,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的是( ).
A十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爲)之不流
B犀首以梁(爲)齊戰于承匡而不勝
C胥之父兄(爲)戮于楚
D魏其鋭身(爲)救灌夫
正确答案:C
解析 C(P202)。本题考查的是对介词“爲”用法的把握和应用。C项介词“爲”引进动作的发出者,表被动,符合题意。A项介词“爲”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B项介词“爲”表示动作行为向谁发出。D项介词“爲”介绍动作的原因。
10.(单选题)下列句子括号里的介词“與”,用来引进动作行为比较的对象的是( ).
A秦之(與)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
B王割子期之心以(與)隨人盟
C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於席也
D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正确答案:A
解析 A(P203)。本题考查的是对介词“與”用法的把握和应用。A项“秦之与魏”即“强秦对于魏国来说”,引进比较的对象“魏”。B项介词“與”介绍动作行为发出时所涉及的对方。C项中的介词“與”表示动作是跟谁有关的,D项中的介词“與”表示动作是跟谁完成的。
11.(单选题)下列例句中,“也”不是位于判断句中表示肯定语气的是( ).
A董狐,古之良史(也)
B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C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D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正确答案:D
解析 D(P235)。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气词“也”的把握和应用。D项为祈使句,不是判断句。A、B、C三项都是判断句,“也”在其中表示肯定、确认语气。
12.(单选题)下列例句中的“焉”是疑问代词的一例是( ).
A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B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
C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D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正确答案:D
解析 D(P239)。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气词“焉”的把握和应用。D项中的“焉”是疑问代词。A、B、C三项中的“焉”皆为纯粹的句尾语气词。
13.(单选题)下列例句中的“唯(惟、維)”,不是起强调希冀、期望的语气的是( ).
A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B陛下未有繼嗣,子無貴賤,(唯)留意
C(維)此文王,小心翼翼
D故敢略陳其愚,(惟)君子察焉
正确答案:C
解析 C(P244)。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气词“唯(惟、維)”的把握。C项中“維”引出主语。A、B、D三项都是强调希冀、期望的语气。
14.(单选题)下列句中的“夫”,是发语词的是( ).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B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C(夫)大國,難测也,懼有伏焉
D(夫)晉何厭之有
正确答案:C
解析 C(P244)。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汉语虚词“夫”的把握。C项“夫大國”,说的是凡是大国都很难测,是普遍的现象,因此“夫”是引起议论的发语词。A、B、D三项中“夫”均为指示代词。
15.(单选题)下列句中的“爾”,不是语气词的一句是( ).
A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B翁曰:“無他,但手熟(爾)。”
C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
D葉公子高入據楚,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
正确答案:A
解析 A(P238)。本题考查的是对常用词“爾”的把握和应用。A项“爾愛其羊”中的“爾”同“你”,是第二人称代词。B、C、D三项中的“爾”都是带有限制意味的句尾语气词。
16.(简答题)填空题:以大王之賢,士民之衆,( ),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参考答案:車騎之用,兵法之教
解析 (P222)。以大王之賢,士民之衆,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17.(简答题)填空题: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 )。
参考答案:效勝於戰場
解析 (P224)。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場。
18.(简答题)填空题: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 ),亦哀之矣。
参考答案:念悲其遠也
解析 (P227)。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19.(简答题)填空题: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 )?
参考答案:有子孫相繼爲王也哉
解析 (P227)。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爲王也哉?
20.(简答题)填空题: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 )。”
参考答案: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解析 (P231)。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21.(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参考答案:(P225)。“新”意为“新近”;“急”,副词,意为“加紧”。
22.(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参考答案:(P226)。“趨”意为“小步快走”,古代拜见尊贵者的一种礼节。“謝”意为“道歉”。
23.(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也。
参考答案:(P226)。“今者”意为“近来”;“殊”,程度副词,意为“特别”;“强步”意为“勉强走一走”;“耆”,“嗜”的借字,改读shì,意为“喜爱”。
24.(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
参考答案:(P230)。“而”是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动词。
25.(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畏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
参考答案:(P231)。第一个“而”是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词。第二个“而”也是连词,连接两个前后相续的动作。
26.(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
参考答案:(P228)。两个连词“而”,第一个表示前后两个动作是递进关系;第二个表示前后是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27.(简答题)分析括号里字的用法: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参考答案:(P210)。“而”并列蛇的两种特征。
28.(简答题)分析括号里字的用法: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参考答案:(P211)。“而”连接状语“涓涓”和中心语“流”,说明“流”的方式。
29.(简答题)分析括号里字的用法: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
参考答案:(P212)。“而”连接两个分句,前后为转折关系。
30.(简答题)分析括号里字的用法:子路率爾(而)對。
参考答案:(P213)。“而”连接状语“率爾”和中心语“對”,说明“對”的方式。
31.(简答题)分析括号里字的用法:管仲(而)知禮,孰不知禮?
参考答案:(P214)。“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关系。
32.(简答题)分析括号里字的用法: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参考答案:(P218)。两个“之”都是代词。
33.(简答题)分析括号里字的用法:(之)二蟲又何知?
参考答案:(P219)。“之”是指示代词。
34.(简答题)古文标点题:
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
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于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沈於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爲收責於薛乎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徧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参考答案:
(P229)。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爲收責於薛乎?”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徧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35.(简答题)古文标点题:
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参考答案:
(P229)。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鞣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36.(简答题)填空题:今君聽讒人之議而不知我,( )。魏從此削矣。
参考答案:西河之爲秦取不久矣
解析 (P204)。今君聽讒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爲秦取不久矣。魏從此削矣。
37.(简答题)填空题:其父信之,曰:“譆!( ),我固嘗聞之矣。”
参考答案:是必夫奇鬼也
解析 (P205)。其父信之,曰:“譆!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嘗聞之矣。”
38.(简答题)填空题:( ),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
参考答案:世易時移
解析 (P206)。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
39.(简答题)填空题: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 )。
参考答案:是以知君之不肖也
解析 (P206)。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
40.(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竊觀公之意,視(釋)天下若釋躧,今去西河而泣,何也?
参考答案:(P204)。“釋”意为“放弃”。
41.(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曰:“吾爲汝父也,豈謂不慈哉?”
参考答案:(P205)。“誚”意为“责备”。
42.(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荆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
参考答案:(P205)。“暴”意为“突然”;“益”意为“上涨”,后作“溢”。
43.(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任座趨而出。(次)及翟黄。
参考答案:(P206)。“次”意为“按照顺序”。
44.(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魏文侯燕飲,皆令諸大夫論己.(或)言:“君之智也.”
参考答案:(P206)。“或”是无定代词,作主语,意为“有的人”。
45.(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壤都舍.
参考答案:(P206)。“而”是“如”的借字,意为“好像”。
46.(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嘗聞之矣.
参考答案:(P205)。“固”是副词,意为“本来”。
47.(简答题)填空题: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
参考答案:流血千里
解析 (P246)。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48.(简答题)填空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
参考答案:欲有求於我也
解析 (P24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49.(简答题)填空题:在句子末尾填上適當的句尾語氣詞:廣曰:“是必射鵰者( )。”
参考答案:也
解析 (P234)。廣曰:“是必射鵰者也。”
50.(简答题)填空题:在句子末尾填上適當的句尾語氣詞: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 )。
参考答案:矣
解析 (P235)。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51.(简答题)填空题:在句子末尾填上適當的句尾語氣詞:秦晉圍鄭,鄭既知亡( )。
参考答案:矣
解析 (P235)。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52.(简答题)填空题:在句子末尾填上適當的句尾語氣詞: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
参考答案:也
解析 (P238)。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53.(简答题)填空题:在句子末尾填上適當的句尾語氣詞: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 )。
参考答案:焉
解析 (P237)。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54.(简答题)填空题:在句子末尾填上適當的句尾語氣詞:孔子曰:“諾!吾將仕( )。”
参考答案:矣
解析 (P235)。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55.(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参考答案:(P246)。“加”意为“施与”。“加惠”,意为“施与恩惠”。
56.(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日:“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参考答案:(P246)。“怫然”意为“愤怒的样子”。
57.(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参考答案:(P247)。“休”意为“吉祥”;“䘲”意为“灾祸之气”。“休䘲”意为“吉凶的征兆”。
58.(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
参考答案:(P248)。“孰”意为“仔细”,后作“熟”。“孰視”意为“仔细地看”。
59.(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参考答案:(P246)。“雖”是连词,表示让步关系,意为“即使”。
60.(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参考答案:(P248)。“於”是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意为“比”。
61.(简答题)把下面文段译成现代汉语。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 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 受中賞; 能謗議於市朝, 聞寡人之耳者, 受下賞。”
参考答案:
(P248)。于是入朝见齐威王说:“我本来知道自己没有徐公美,我的妻子对我有私心,我的妾害怕我,我的门客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几千里,一百二十个城,宫妇左右,没有不对您有私心的;朝廷的臣子,没有不害怕您的;四境之内,没有不有求于您的。从这点看来,对您的蒙蔽更甚了!”齐威王说:“好。”于是下令:“群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错误的,给予上等赏赐;上书进谏给我的,受中等赏赐;能够在街市上指出我的错误,被我听到的,受下等的赏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