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星期二大晴天零下2至12℃。
昨日冬至,气温骤然下降,滑向了0度以下,车子上面,屋顶上面,枯黄的草叶上面……霜累累的一片。
冬至进九,开启了数九寒冬的天气。
俗语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四十五,口中直打鼓,六九五十四,山上乌泡出嫩刺,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农夫田里画大字,九九八十一,穷人受罪出。
今天是一九的第二天。
一大早,零下两度的气温,逼得我换上了半装带帽的蓝色羽绒服。这件衣服是去年在老一中里面买的浩楠牌子新服装,穿在身上,暖意融融。
说起穿着,我还真想留下一点历史的记忆。
老古言说,女人论穿着,男人讲吃喝。几十年的生活实践,的确印证了这句古话。
扳起指头一算,我与妻子雪花已有30年的婚龄。
三十多年,妻子跟我一路走来,辛辛苦苦,坎坎坷坷,从南到北,跟随左右,为了家庭,吃亏吃苦,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妻子在穿着问题上,嗅觉敏感,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了时髦,不落俗套。
春天来了,妻子跑到通山街上的衣店一逛,提回了几套新鲜衣服,挂在衣柜里,拿出来穿的时候,我常常好奇的问她,这是什么时候买的?妻总是那句话,老早就买了的,还问这个干什么。
夏天来了。新的款式上了市。我家的衣柜里悄悄的又挂上了几套新潮的样式。
秋天来了。服装换季了。妻子的眼力很好,搞了几套衣服穿在身上,得体又合适,旁人见了几乎都在竖拇指。
冬天来了。不会穿的人,身上穿得像绣球。妻子呢,苗苗条条又暖和。
关于穿着,我们一家人也好,还是其他人的评价,妻子雪花的确会赶时代的潮流。
我呢?几十年来,对于穿着,不大讲究。
1983年,我踏上工作岗位,在港路中学教书。那个时候,我地地道道是个充满活力富有思想的帅小伙。
然而,穿衣着裳,我却珍爱绿色。
也许是受了军装的影响,天天穿着一件比身体大了一个圈的绿色上衣。一旦穿上了身,好久,好久,我都舍不得脱……
时间一晃过了几十年。2007,我调到了城里的学校。
可是,从头到脚,论起穿着,我还是原来的我,十分朴素,穿着不讲究。
1981年买的一件黑色毛线裤,穿了二十好几年,穿着,穿着,我离不开裤子,裤子也离不开我。有一次,妻子把它当垃圾丢了,一时间,我的内心失落了良久,良久……
太阳出来了,夏天的酷暑。我穿着很一般的短裤,在通山的街上逗留。论起年间,大概在2016年左右。
这个时候,社会的确发展了。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还是如此跟不上形势,有人告诉我,称我为什么如此节约?为什么这般朴素?
甚至当面笑了我,闹得我一度感情受挫。
儿子说,爸,穿着也要讲究,讲究。
打这以后,我的思想转了180度大弯。学着妻子,我开始关注自己的穿着。
皮带换了新的,300元一条。这是儿媳妇陈丽丝买来孝敬我的。
儿子长大了,成家了。他们在赶尽了社会时髦的同时,我也被影响得慢慢的改变了我自己,关注着形象,关注着穿着。
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虽然我确实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同步,但对比当下,毕竟还是有点思想落伍,扭扭捏捏的打上了我出生的时代烙印。
不过,几十年间,我经常满嘴香喷喷的讲究了吃喝,深深的爱着几滴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