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广播公司(ABC)近日报道称,疫情期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奶农们被迫将数十万加仑的牛奶倾倒进下水道。
报道解释说,出现牛奶过剩的现象,是由于通常在餐厅提供牛奶的学校现在关闭,和商店限制每户家庭的牛奶购买量、而许多美国家庭在疫情大流行开始时就囤积了大量牛奶,现在对牛奶的需求不高等原因所导致。
来自西本德黄金“E”乳牛场的瑞安·埃尔贝说:“这很令人沮丧。近来,为生产牛奶投入了大量精力”, “我们把全身心都投入其中。所有的骄傲,所有的时间,(但现在)我们却把它倒进了下水道……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浪费”。
“这是美味、营养丰富的牛奶,24小时后本来会被摆在商店货架上,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瑞安·埃尔贝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番场景,像极了上世纪30年代的那一幕:
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由于供需关系混乱,美国曾出现“奶农卖不掉、民众买不到”的尴尬局面。1933年的5月24日至10月21日,为了提高牛奶的价格,美国威斯康星州农民纷纷倒掉牛奶,发动大规模罢工。
尽管伴随着倒牛奶现象,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还上演了一连串社会事件,但是自此以后,人们总是习惯将“倒牛奶”作为经济衰退的一个信号。“倒牛奶”也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大象征。
“美国倒掉数十万加仑牛奶”这一消息,传到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社交媒体微博上许多中国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相关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话题榜第一名。
许多网友留言表示,曾经在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本中就学到过,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愿意送给穷人。但事实真就如此吗?
这其实是一个不难理解的经济学概念。
如果你是奶农,牛奶卖不出去,你只有三个选择:1、将牛奶保存好,以后再销售,可牛奶保鲜困难,成本比较高;2、降价销售,做亏本生意,但会导致牛奶的价格整体下降,越卖越便宜;3、直接倒掉牛奶,控制牛奶的供求平衡。
根据供求规律,当需求一定的时候,商品供给的增加会降低产品的价格。疫情期间严重过剩的牛奶产量大大压低了牛奶的价格。
获得的收益必须要大于付出的成本,这是市场经济始终遵循的一个简单的规律。对于大萧条时期的农民来说,随着牛奶价格的降低,他们逐渐发现似乎没有进行牛奶交易的必要了。
诚然,牛奶已经产出,而且不易储存,如果卖不出去的话就会坏掉。但这并不意味着奶农可以接受牛奶的任何价格。因为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交易费用。
具体到牛奶的交易当中,从农场到冰箱的过程,这个距离是无限远的。水费、电费、消毒、灭菌、冷藏、包装、运输、宣传、铺货、人工等每个环节都是需要花钱的,甚至连奶农找收购商花费的时间等都要计入到交易成本中,而且这个成本是每进行一次交易都需要花费的。如果送到穷人的手上,这些成本只会让奶农破产。
所以,当奶农发现把牛奶全卖了所获取的收入,都比运输牛奶花的费用少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地失去了交易的动力。此外,牛奶是个极其依赖保鲜技术的商品,储存又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所以这时候奶农除了倾倒牛奶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当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低于商品的物流成本时,对生产者来说,该商品就失去了交易的意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才会导致一面是穷人喝不起牛奶,而奶农还会同时把牛奶给倒掉。
同样的例子,在中国一样也时有发生。你们一定听说过“菜农卖不出,菜贩没钱挣,城里人却嫌贵”这样的农村种植怪象。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愿意送给穷人”这句谬论几乎人尽皆知。可它是怎么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擅长背后作妖的媒体了。媒体是需要话题性的,你们不妨来感受一下:
“牛奶倒掉也不送人”,话题性强;“牛奶盒扔掉也不送人”,话题性弱;“富人和穷人”,话题性强;“卖家和买家,话题性弱”……很多不明觉厉的人听风就是雨,于是口口相传,成了绝大多数人自以为是的真相。
好在真相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相比送到穷人手上,倒掉才是最优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