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728906/3abe3d217028d70a.jpeg)
今天是9月6号,tao宝搞了个9.6的活动:跨店可凑单9月6号晚上,20点准时付款,“满200减20”。
还没盼来双十一,先来了个9.6,现在tao宝的花样是越来越多了,这也导致我们口袋里的钱钱,溜跑的速度跟频率越来越多了。
好巧不巧当开学季遇上9.6,不剁手是不可能的了。每次开学,学生都要买很多东西,商家也是抓住了这一商机来进行促销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前两天我还在和舍友讨论,刚过了618,现在又来了个9.6,还有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这注定又是费钱的一年。我们作为学生,当然会把握好这些机会把该买的东西买好、备足,趁着满减的活动捡个便宜。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不见得。
八月底我在tao宝看中了一款面膜,券后价30g99元,过完八月到九月,它的券后价就变成30g104元了,这不明摆着先涨价后降价吗?看来,这个9.6并不是一块可以放心刀的大蛋糕。本来打算入手那款面膜的,现在我的想法是,等过了9.6再看看,毕竟也不着急着用它。
当我们内心非常渴望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就很容易忽视那些小细节,特别是在购物方面。当看到“打折、促销、满减或者买2发3”这些字眼的时候,我们总会忍不住赶紧下单付款,可事后发现,其实结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再细心一点的人会跟我一样,发现先涨后降这样的商品标价。其实我并不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与其这样倒不如装糊涂相信那些商品确确实实是因为搞活动的原因而降价了。无论是确实抱着捡到便宜的窃喜还是看到了商品价格背后的真相,这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购买欲在作祟。有些人不会在意这几块钱的多少,但对于商家来说,积少成多,背后的利润就不仅仅是哪几块钱了。
遇到喜欢的东西,其实不一定要马上买下来,特别是在网上买东西。可以先把喜欢的东西放进购物车,等两三天再去看,当时特别想买的东西或许就会发现并不那么需要了,这样可以少购买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减少浪费。
虽说购物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带来愉悦感,但盲目购买的背后更多的是浪费。
买前货比三家,不必要但想要的东西先放置几天再去看,生活必需品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首饰、衣物、药品、护肤品注质重价……等找到适合自己的买卖习惯,或许就能很好地控制那该死的购买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