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苑》(76)
蔡伸:柳梢青(仄韵体)
数声鶗鴂,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译文】:
耳边传来杜鹃鸟的数声鸣啼,可叹又到春将归去的时节。满院春风吹拂,海棠铺地如锦绣,梨花飘空似飞雪。
丁香花的残枝上滴着露水,仿佛在哭泣;比不上我的愁肠寸结。我就像南朝的沈约,多情多感;但这愁绪,不相干眼前的清风与明月。
【简析】:
蔡伸(1088-1156),宋代官员,词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之后,他任浙东安抚司参谋官。从政二十余年了,依然只在幕僚职位。在暮春时节,他感伤年近衰老而怀才不遇,写下了这首伤春词。
词的上片,以杜鹃鸟的啼叫起兴,点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象征春天归去,为全词定下了感伤的基调。接着描写东风中,“海棠铺绣,梨花飘雪”。地面铺满红色的海棠,空中飘飞白色的梨花,构成了一幅红白相间的立体落花画面,绚丽纷呈,给人以美的享受。词人把本是落花的衰景写得如此美妙迷人,注入了他惜花爱花、惜春爱春的深厚情感。
下片接续写花,用“丁香泣露”与自己的“愁肠寸结”相对比。一个“泣”字,赋予丁香以人的感情,寓意着词人感伤的情怀。比较中,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增强了词的感染力。再过渡到结尾三句的用典。南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他在宋、齐两朝都未被重用,郁闷成疾。词人以沈约自比,强调自己的愁绪“不干风月”,意在表明自己的伤春之情与男女欢情无关,只是胸怀大志而难以实现罢了。
全词借惜花伤春来表达自己仕途失意的情感,写景精妙,抒情含蓄,怨而不怒,余韵不绝。
【注释】:
<1>鶗鴂(tijue均为第二声):杜鹃鸟。<2>可怜:可叹。<3>绣、雪:都形容落花。<4>算未比:算来比不上。<5>休文:南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6>不干(gan第一声):不相干,与之无关。<7>风月:清风明月,意指男女欢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