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呱呱最坠地时,我们手捧着这个天使,对他最大的愿望是最简单的祝福:健康、平安、快乐。
在宝贝成长的岁月里,我们确实也会觉竭尽所能的守护他的健康和平安,但是快乐,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甚至被剥夺的。
很多人非常疑惑,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却越来越多?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上有韧劲,遇到困难不退缩,而有的孩子连试都不试就放弃、逃避。
为什么有的人是整天乐呵呵的乐观派,而有的人则是苦哈哈的悲观派。
有的人会把原因归咎于人天生的性格,既然是基因决定的,那就无法改变。
实际上悲观有4个来源:基因、掌控感和无助的经历、父母的悲观、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的悲观性的评价,真正由基因导致的的悲观只占很小一部分,其他大部分是后天造成的。
这是一个坏消息,如果孩子悲观,那么说明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有很多失误;同时这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乐观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习得的。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林格曼提出了改变悲观认知的“ABCDE”模型。
A、事实
B、对这件事的看法
C、后果
D、反驳之前的看法
E、由反驳带来的感受及行为
当孩子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可以引导他练习通过“ABCDE”模型进行练习。
例如,同桌想抄孩子的作业,孩子拒绝了,同桌很生气。
A、同桌要抄我的作业,我没给他,同桌很生气,要跟我断交。
B、我跟同桌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玩,他还借了很多书给我看,我竟然连作业都不给他抄,我真是个小气鬼。
C、我好难过,也很害怕他知真的不理我了。
D、我不是舍不得给他抄作业,而是希望他能够自己做作业,能够巩固学到的知识。
E、我这样对他才是真正的朋友,我明天去跟他说明我的想法。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孩子使用“ABCDE”模型,同时自己也要做到遇事积极乐观,对孩子进行教潜移默化,教会他一生的思想武器。
拜伦说过: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让我们教会孩子笑对人生。而我们自己也青春不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