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史料或者文学作品中,凡遇战争,必有阵法,举凡大规模陆地作战,必先布阵,什么雁形阵、锥形阵、蛇形阵等等,蜀汉军师诸葛孔明更是创有“八阵图”,那家伙,据说老牛叉了。在后世说书人的口中,各种阵型阵法就玄乎了,什么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斗九阵、五虎驱羊阵、六金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死连环阵、十面埋伏阵等等,说不上一百种,都不算说书人有能耐。(下图这俩哥们儿,并不是来布阵的,而是来搞笑的)
当然,阵法这东西并不是只有我华夏五千年文明才有,西方世界也比比皆是,不论是被视为蛮族的高卢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还是被视为文明古国的罗马人、希腊人,谁家不会摆阵谁家就是loser。在西方的军事学研究之中,数罗马步兵楔形阵最具威力,这是步兵冲锋和突破敌人防线的攻击性“猪突”战术,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阵型并不是罗马人自行研发,而是学习自敌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部落处盗版而来 。不可否认,这种阵型更适合于纪律性强,装备优良的罗马人。(下图为罗马楔形阵)
在西方历史的记载中,首次使用楔形阵的是斯基泰人的骑兵阵式,然后经由色雷斯人,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二世运用到骑兵,亚历山大大帝面临的波斯骑兵时也摆楔形阵。而步兵楔形阵普遍认为日耳曼原始部落使用步兵楔形阵战术比凯尔特人更成功。罗马军团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武装接触后,将步兵楔形阵学会,而后反来过来对付他门。
古罗马学者弗龙蒂努斯证明在公元前168年“彼得那战役”中,罗马军团曾使用罗马式步兵楔形阵对抗马其顿方阵。(下图为马其顿方阵)
步兵楔形阵形成一个三角形,前端通常是百夫长一人,喊着口号带领罗马士兵冲入到敌阵。这种阵型对罗马人来说非常实用,他们拿着盾牌,短剑低握,作突刺武器使用,而擅长挥舞长剑就想砍一大排敌人的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因为长剑打击面太小,变得没什么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罗马士兵从后面的楔形增强攻击推进,敌人数组行可能会被迫分开,甚至可以机动对敌后打击。打破敌人的数组往往是赢得战斗的关键,楔形阵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罗马军队战场战术。尤其罗马军团会专门施加于敌人最弱的部位,企图突破敌阵。(下图为不列颠女王波狄卡)
公元60年,不列颠的波狄卡女王带领大规模动乱随后爆发,罗马第14军团在惠特灵大道战役中使用楔形阵,在前列粉碎波狄卡大军,不列颠人没有回旋的余地,战斗最后变成血腥的屠杀。
到了欧洲中世纪,这种步兵楔形策略对防守非常有效,可以快速的形成盾墙。时至一战时期,仍有国家实用这种阵型作战,虽然早已进入热兵器时代,但是西方人的观念却没怎么变,比如下图所示“1918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构成楔形阵前进”。
到今天为止,这种阵型仍旧没有消失,现代部分西方国家的镇暴警察,为切断示威游行的行列也会使用楔形阵,美式足球赛也是常使用的阵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