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老师要求孩子给家长写一封建议信。儿子在纠结到底写给谁时,特意来征求我的意见。我说你想给谁提意见,就给谁写。然后他回答我说:“我对你没有意见,那我给爸爸写吧。”我一听乐了,赶紧问他:“真的假的,我经常吵你这吵你那的,你竟然对我没有意见?”儿子慢悠悠地说:“没有意见啊,你不双标,凡事征求我的意见,还陪我学习,带我放松。我做错事了你吵我几句不是很正常么?”随着儿子的话,我的嘴越咧越大,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头,十年育儿驭己,我总算没让儿子失望。
家长会上,年轻的班主任并没有谈考试成绩,他总是强调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分数并不代表一切,人生总是多元化发展的。也正是如此,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叫他“杰哥”而不是老师。孩子们经过前三年的波折,总算在四、五年级遇到了亦师亦友的班主任,何其有幸。一个小时的会议,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杰哥的那段话:“父母与孩子一定是互为平等、相互尊重,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培养他独立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这都比分数更重要!”
今天再回想起这些话,我不由地笑了。我和孩子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都遇到了非常好的人生导师。这些话,蓑依老师在直播课上也曾讲过:“一个正常、温馨的、宽松的童年,是你能给的最珍贵的礼物,远比钱珍贵。它能让孩子领悟到幸福和勇气的秘密。在遇到坎坷的时候,他也能从童年生活中,提取到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困难。毕竟困难总是转瞬即逝,而温暖你的时间,却永恒的矗立在那里。”
说起童年的温暖,我至今还记得上初中时的一件小事。当时家境普通,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基本管不了我的学习,而且每天都要辛苦劳作,没办法给我送饭。好在离家也就三四公里,每天我都是快速地跑回家,匆匆扒拉几口饭,然后再紧赶慢赶的跑回学校。有一天因为作业没写好被留校,没能赶回家吃午饭。那时也不像现在通讯发达,我本已经做好了饿一下午的打算,结果在临上课前,妈妈突然出现在教室,同学喊我时,我整个人都呆呆的,那是我第一次在教室里看到妈妈。我就那样直愣愣地看着她一步步走来,她应该是刚从农活中匆忙抽身出来,头上还有两根枯草夹杂在她凌乱的头发中,她双手紧紧地捧着一个大瓷碗,直接走到我面前,呼吸很重,应该是在路上跑得太急了。她把碗我怀里一放,只说了一句“赶紧吃,吃饿着!”,然后转头就走,家里永远有一堆的事情等着她做。“你妈妈真好!”我听着同桌羡慕的话,摩挲着怀中还带着妈妈体温的饭碗,眼泪差点流下来。这一天后面的事情我都记不太清了,只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羡慕那些天天有父母送饭的同学了,因为我每天回家吃到的饭菜更香、更暖。
如今,我自己当了母亲,才深切体会到,在繁重的工作中,要保证孩子按时的一日三餐,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妈妈当年匆匆送来的一碗饭,就是给我最珍贵、最温暖的礼物。也让我在面对孩子时,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只希望能将这份温暖种在他心里,陪他走过这世间的风风雨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