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片段】-好好学习
我们总觉得每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条捷径,殊不知,外表看起来的光鲜,背后都是持续刻意的练习。小马宋曾经在他的公众号里讲过他工作后学习的经历:我那时在广告公司工作,虽然我想法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不多,对于广告创意的思路也很局限。于是,我用了一个笨办法,我就阅读大量的广告创意案例。那时,我和同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德国的一本世界级广告创意杂志10年来的作品从网上全部下载下来,一共是20000个顶尖的创意作品。我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了10个PPT。而我则把这20000个创意反复看了三遍以上。看完这些创意后,我发现,其实市面上大部分广告,创意方法都是来自这些经典的创意,无非变变形式而已。同时,我也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文案,全部抄写了一遍。大部分经典的文案我都是背诵下来或者能够复述。这时,我写文案的时候就有了各种不同题材和思路。而我个人也在从事广告的6年间每天保持着阅读10个以上广告案例的习惯。正是这些背后看不见的刻意练习,才铸就了今天小马宋举重若轻的能力。对于刻意练习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过去几年来,我每天坚持1~3小时的反思晨修,再加上每天高强度的思考和阅读,才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看问题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容易直指要害,反思问题才能让别人觉得深刻。认知能力提升的背后,偷不得一点懒。所以,关于如何练习掌握临界知识,我说了这么多,但总结一下,其实《学习之道》的作者乔希·维茨金说过一句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I便签】
What:
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为提升自己在不断的努力学习,但回头想想,我们学习的内容里,是否有特别拿得出手的技能呢?没有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之前因为工作数据的整理,参加了excel培训,培训时发现这个公式也好,那个函数也很实用;于是我把学的内容尽量结合工作都反复使用,后来在大量的练习下,我发现一个表格的数据中可以结合各种函数进行运用。
我发现之所以能把所学运用的很好,除了需要做大量的练习外,我当时还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数据适合各部门、随时可查阅、更新方便,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练习、使用,才使得后来我能做出一个超级大表,供各个部门随时要数据时使用。
Why:
我们的很多学习只浮在表面,即使从优秀者那里学到了这些技巧,但没有坚持大量的练习,我们始终不能在某个技能上达到优秀的程度。
例如,我们想写好字,是需要不断练习的;我们上了钢琴课,但并不等于会弹了,没有日日夜夜不断的练习,在台上不仅容易忘谱,还会弹得不连贯。
How: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扎实的提升,我们需要持续的练习,但练习也需要方法。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共享一下“刻意练习”的步骤:
首先,练习要有目标,不能盲目。
eg:我们想练出楷书,但拿着黑体字帖日日夜夜练习,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持续耐心和专注。
eg: 写不好I便签的what部分,那就大量的阅读优秀的便签,并且反复阅读。
第三,在练习中学会总结和思考
eg: 在阅读大量的优秀便签时,不能只停留在一目十行的动作中,我们还需要思考作者的便签与自己不同的地方,并能把其中的思考/反思和不同总结整理。反思会让我们查看到自己离目标的距离
第四,走出舒适区。能力练习的背后,偷不得一点懒。没有人能轻轻松松的就能取得成功。
where:刻意练习适合不断想要提升自我技能的人。例如:乐器练习、写作、书法、画画、运动等多方面。在学到方法后,通过不断的练习,结合自己的问题再不断的练习,以此得到良好的提升。
【A1】:
为了提升韩语翻译的发音,22年我开始大量的看韩剧,每天跟着韩剧练习发音30分钟,坚持了三个月,有些口语的表达和发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总感觉还有不地道的地方。于是我就问了周围的韩国领导,他们说中国人的韩语发音中,"er"卷得太翘了。
"er"在韩语句中,几乎每句都会出现,所以这个发音是必须要改善的。后来我把自己的发音和韩剧中的进行了对比,也在网上查找了大家说这个发音的问题点。为此我又开始了含一支笔的发音练习。
两个月后这个发音终于接近韩国人的发音了。
语言练习需要持续的进行,一段说时间松懈就会在运用的时候感觉出力不从心。所以为了保持或提升,需要带有目标的、专注的、不断练习的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