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盛开一时的花——读《遥远的救世主》

盛开一时的花——读《遥远的救世主》

作者: Wallschny | 来源:发表于2020-07-21 15:20 被阅读0次

    说是神话,不如说这是一个赌注。

    被推荐的书,或多或少都会怀揣着较高的期望?一本书总会有褒有贬。正如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我觉得它有时代的局限性,因为限定了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其次,有点网络文学的味道,可能原本就是的缘故(?)另外,动不动就是几千上万元的开支,想想那是十五年前快二十年前,这对当时来说可一点也不是小数目,然而书中的人物却有点类似挥金如土的操作?所以在开头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反应:有钱人。然后,感觉作者有时候说理是在绕,就是明明很简单的道理,却把它搞得很复杂,用很冗长的语言去阐释和述说,容易给人造成一点晕眩与困惑,而且喜欢用很长的句子来说明一个问题,本可以三言两语解释清楚。不过这个应该是和个人的文风有关。还涉及到了许多经济上的东西,我不懂,那我也无法评价。

    或许是时过境迁,我对里面有些关于文化的观点不能苟同。比如总是提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这样创造新词汇来给事物归类的方法,会让人觉得有一些不能接受。按照我最初的理解,还以为是主流文化与次(亚)文化,后来发现其实不太符合它们的定义,因为主文化是符合核心价值观被一个群体大多数人员认可的,而亚文化则是非主流的,局部的。那么,依据书中的说法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这两者应当是一个能够顺应客观规律时代发展的文化,一个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落后淘汰的文化。强势文化不是等着被救,而是积极主动自救,那弱势文化则反之,且从书中可看出,作者认为当时的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文化属于强势文化,而东方阵营的社会主义文化则属于弱势文化,恰好九几年正是苏联解体之后,苏联被一个自己都还没有搞清楚的文化就这么给弄没了,于是,自然而然会有这样的划分。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好的地方值得去咀嚼。整体看下来,还是有种慨叹,就是自己书读太少了,假如书读的很多,其实很多思考的答案都在书中了,有些问题书读到了自然就解决了。

    我是学文化产业管理的,四舍五入也等于学文化的,虽然目前连皮毛也没有摸到,而且至今也没搞懂到底文化是什么,学术界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或者清晰的概念,反正都是各执一词,百家争鸣,各说各的理。中西文化比较课上说,文化类似空气,人们习以为常,视之为“天经地义”,感觉不到其存在,只有在“被破坏”的时候,我们才能深刻地察觉到“文化”的存在和力量。

    而这里说到的“破坏”自然而然令人联想到了书中的“神话”,我以为,这个她向他要的礼物,说是神话,不如说这是一个赌注。赌的是什么?就是赌的书中所谓“文化属性”。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便是一种破坏实验,以杀富济贫为手段来发现“文化密码”,从而对过去的旧秩序发起冲击和挑战,用一种全新的手段改变传统格局,做出尝试,是以“破”为“立”,而要顺应的则是整个市场的客观规律。因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之际,总需要有人跳脱出原本的框架,不再圈囿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藩篱,而是向着新的方向开拓发展。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书中提及社会有三个层面,文化,也有三个层次,包括器物、制度和观念。器物最表层,制度其次,观念最深。观念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且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时才会暴露出来,它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驱动行为的往往是真实的观念。所以儒家会说“听其言观其行,讷于言敏于行。”于是,我们即使洋装穿在身但心依然是中国心,心即观念。我们可以穿西装可以吃西餐,但内心深处的观念却告诉自己依然是中国人。观念与器物制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有的可以剪断,有的剪不断理还乱。比如,吃西餐并不意味着观念倾向西方。民主制度在中国却遭遇失败,因为我们没有民主的观念,于是投票时想到的可能是人情关系面子。所以,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最难克服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观念 ,尤其是传统观念,也是最难以改变的,就好比中国人内心深处最难改变的性别观念,有学者称之为香火崇拜,这是中国人唯一的宗教,千百年来几近如一。

    而丁元英总说,中国的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这似乎是来到了国民性问题的一个探讨,在长期的帝制文化熏陶下,中国人逐渐养成了官本位和谄媚上官的思维习性,对上和对下两幅面孔形成了截然对立,有学者将这种国民性格称为“主奴根性”。正如西方文化崇拜太阳,具有阳刚的气质,而中国文化崇拜月亮,具有阴柔的气质;中国文化圣人老子最欣赏的物质是“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这种思想所塑造的国民性格,极大地成全了中国的历代帝王,使得中国人面对集权专制而习以为常,麻木淡定....同时,也导致他们的个体理性精神萎靡不振,难以形成对平等、自由和博爱等现代价值观的认同。

    中国的文化是在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冲击下才开始走向现代化,从鸦片战争开始,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从学习器物制造技术到学习制度变法革新再进一步认识到是文化观念在起作用,于是,民国时期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此消彼长,在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达到高潮。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两大思潮都承认改变中国文化的必要性。而伴随着共产主义思想在政治上逐步成功,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也被纳入到了政治革命使命系列,“反儒扬法”成为主流形态,文革则是反儒扬法运动高潮的到来,然而,这种进程不仅未能推进现代化,反而因为国家崇拜,出现了巨大倒退。由此,中国人的“现代素养” 迟迟得不到培育,即使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未能实现该突破。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元素也开始出现了“现代性”危机,比如,在一些传统价值观念“频临崩溃” 之后,中国人开始出现了 “孤独”、“焦虑”与“痛苦”等不良社会心理,这明显与“中国缺少大众宗教信仰而传统伦理规范的社会约束机能出现衰退”有密切关系;再如,中国传统的面子观念、家族理念、礼物意识、官本位思想等都出现了异化的倾向。

    在《燃灯者》一书中,作者曾抒写辅成先生对文化的见地,此摘录一段作为对照:

    在外寇入侵,国脉危殆之时,先生力扬中国文化深厚的生命力,因为“中国抗战力量不在中国都市,而实寄存于中国的农民上。……须知我们几千年来文化之所寄托,都是在于乡民的生命上。”

        先生深信中华民族之抗敌精神深藏于中华文化之中。“所以我们今天该提起精神来,清楚地认识文化,并不只是指几箱古物,几本破书,几个团团圆圆的所谓学者之流,文化该是这一民族所有为其理想而努力之活动力。……文化,就是从久远的过去所流来的潮水,人沐浴于文化中,就是与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流结合,它能洗涤我们的心灵,也能鼓舞我们的心灵”。先生沉痛而激昂地宣示:“我们眼见日本军士的野蛮,他们国内人士之轻浮,以及使得我们最会生活的人民妻离子散,女污男亡,生活艰苦,相对饮泣的种种事实,都是他们予我们的反面鼓励。我们的人民,将会知道这一次战争,不仅是战场上的争战,还带来了文化的危亡,理想价值的毁灭问题。我们受过几千年训练的文化活动,决不会坐看其价值理想受辱甚至灭亡的。”

        六十年前,先生就深信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深蕴于那些胼手胝足、辛勤劳作的大众之中。

    现如今,当前中国却面临着一个重大文化危机:传统的文化精华损失殆尽,而文化糟粕却沉渣泛起,十分兴旺发达!我们都对自己的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中国文化并非都是糟粕,它也可以很美,很动人。


    书中常论及“天与道”,这似乎是一个有些玄幻又哲学的话题,让我想起“天不变,道亦不变。”(为什么会突然冒出“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与道,即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于是便想起齐豫曾说过总是要对上天抱有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万物。

    试问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

    “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能容纳所有的形式。”

    宗教就是人对于老天爷的一种敬畏,或者是一种对未来的不理解、无知,因为这样,所以会有宗教的产生。宗教总得有一个信仰的对象,那么通俗一点的说法是,这个对象就是老天爷,是中国从农耕时代开始所仰望的那个老天爷,是圣母玛利亚或者说基督教里的耶稣基督,甚至于是伊斯兰教的真主阿拉,都是一个老天爷,总不可能这个世界会出现两个、三个或四个老天爷。虽然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总感觉宗教都是相通的,至少在最后所追求的东西上面,而且,推开天堂的门,应该就是一个世界,大家死后都是一样的归途和去处,那你也不需要用护照,所以宗教应该也是没有藩篱的。而宗教存在的作用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自始至终人类的力量无法超过上天,是有一种东西远远大过你之上的,它可以被解释成大自然的力量、无所不能的能力或者如来佛祖的手掌也好,或者说是为了让人类的活动有一个节制和限度,让大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知道人类的本分在哪里,才不会让所有人都无法无天,最后惹得不可收拾,破坏了整个地球的平衡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无处可去。因此,无论是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人种,我相信对全人类来说,老天爷(或说这种力量)只有一个,他只是用不同的实现方式,让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接受和看到。


    除却这对天国之恋的恋人,其他出现的人物无一例外一一都对应了社会中的人情面子、阶层等级,这些人物的表现将中国社会刻画得淋漓极致。

    地位、阶层、等级——韩楚风、刘冰、肖亚文

    衡量社会地位的标准:经济、政治、社会地位,韦伯的“三位一体”标准,即金钱、权力和声望。

    中国人骨子里有着浓厚的社会等级观念,但底层人的不甘心又引申出“平等主义”的欲望幻觉。这一点在刘冰身上展露无疑,他想开着宝马流连于首都繁华的街头,出没于高档酒店饭厅,跻身所谓“上层社会”,体验人前人后的光鲜亮丽一口一个“刘主任/刘总”,最后却落得被别人试探人性从20楼跳下的悲惨结局,只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钱穆先生说中国社会不是阶级社会是流品社会,比如士农工商,农民经济状况极差但社会地位不低,而所谓的“戏子”收入可能很高却被社会排斥,死后不能入家谱进祠堂。阶层之间的距离就像霓虹灯和月亮的距离。

    改革开放前十年,发财靠胆子;第二个十年开始,发财靠路子,社会流动性开始降低,再过十年,发财靠老子。

    然而,地位的改变何其艰难。父母地位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会地位,这种现象非中国独有,发达国家更明显更严重。西方国家的阶层再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的地位传递给孩子,也就是通俗的“二代现象”或者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越是看似公平的国家这种现象越严重,原因在于教育是不平等再生产的机制,教育看似公平,实则受个人出身影响。

    要实现向上流动,也太难。

    关系、面子、人情——叶晓明、林雨峰、冯世杰

    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

    面子首先与地位有关。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有面子,所以古代的纠纷调解往往有地位高的人出面。第二个因素:财富。第三个因素:权力。有权力的人往往会有面子,尤其在官本位的社会中。第四个因素:声望。声望高,面子大。

    在中国文化中,人情包含三种涵义。

    第一种:指个人遭遇到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如喜、怒、哀、惧、爱、恶、欲。

    第二种: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如赠送礼物或帮助他人,既可包括金钱、礼物、服务也可包括感情。“做人情”。

    第三种: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在平常时候,个人应当用馈赠礼物、互相问候、拜会访问等与其关系网内的其他人保持联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情法则之一:互惠原则。

    人情法则之二:公平原则。

    人情法则之三:差序原则。

    “人情是私,阴的一面;规则是公,阳的一面。”

    法不容情,但情往往会渗透到法律的运作之中,这正是司法难以公正的原因。

    人情与规则之间的冲突正是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之一。人情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不讲人情将被整个社会网络抛弃;讲人情将会破坏规则的公正性。对于一个掌握公共资源的人而言,之所以常常会走向腐败,与中国的人情文化有很大关系。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个体能否完全弃绝人情而自处?这恰恰是一个正直廉洁的人为什么渐渐腐败的原因之一。

    法律、道德、观念——乐圣、格律诗、王庙村

    礼就是中国古代的制度,所以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将传统社会称为礼治社会,现代社会为法治社会。礼和法都是制度。遵守制度,可以从中获得某种利益;违背制度,必然遭到惩罚。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自觉的遵守各种制度,因为已经被社会化了。如果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中,我们可能会不适应,会处处碰壁。为什么?因为对新的环境中的制度不熟悉不了解,不过,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开始“从心而不逾矩”。

    中国人重情理轻法律,原因在于农耕所形成的村落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朝夕相处的熟人之间重情讲理而不是求助于天高皇帝远的法律。另外,中国人的社会“正义观”经常被个人立场和各种社会舆论所影响,从而显现出鲜明的“不确定性”,即使司法工作者也如此,“说和”方式被视为实现正义的最佳渠道。

    法律进入乡村之后,破坏了熟人社会的情理逻辑。中国社会具有无讼的传统,基层社会的秩序主要靠情理。在纠纷调解中,人们依据的是情和理而不是法律。法律只有在情理无法调解的纠纷中才会用到,因为法律适应于陌生人社会而不是熟人社会。一旦法律介入纠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回到“情”的状态。

    这段话很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困境:礼治的合理性被知识分子精英否定而普罗大众却依然认为礼治的合理性,由知识分子精英主导的“法律下乡”却对普罗大众造成了伤害。中国如何才能走上现代化之路?

    法治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将之与具有人治传统的社会相互结合,而不只是死板的把法制挪用,还需要进一步做出改变。


    关于爱情

    如果你真值得我爱,那就放手去爱,如果不值得爱,那交往的过程只是鉴别的过程,转身离去,也没什么可怕的。——芮小丹

    其实我挺欣赏女主对待感情的这种态度,也正如最后她的结局,当断则断,来即来,去亦去。她果断,不犹豫,自如,自信,潇洒,洒脱,说敢爱敢恨也不为过吧。爱就爱了,便一头扎进,无问西东,掏心掏肺,却也清醒自知,冷静克制。她自性本来,无需知道。同时,也拥有超然、豁达、从容的生死观。按书中的话来说,她活的是自性自在,不昧因果,通俗点说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她选择更多的是理性。也许她并不是适合恋爱的动物,反而会更适合婚姻?他们之间没有未来,但也会有来日方长,不过最好的是珍惜当下,爱护眼前。

    婚姻与爱情不同,前者理性而后者感性,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往往会发生悲剧。而想起文中她爸爸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丁,以及多人都相劝,她恐怕驾驭不住他。然而,我也同肖亚文一样反感他的做法。死后的芮小丹不能自己做主,便只能任凭“好心”人安排自己的归处,偏处于一种被动当中,然而,那些人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她,尽管他们拥有处置她的权利,却是一种可笑的“主动”。

    但其实,我并不大看好他们的婚姻,假如说有了以后会结婚的情况。想想,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姻,鲁迅与朱安的婚姻,胡适与江冬秀、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婚姻,徐志摩与陆小曼……古往今来,大凡有才华的男子在婚姻上往往不可靠。丁元英便是这样一个居高临下对一切包容的人。他或许太过于有才,所以总是会些许偏执。但是,他们的相处却又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发生,是那样的情投意合,那样一种融通契合的心灵感应。他们彼此是彼此价值的存在见证,无所谓有无无所谓将来,只是一瞬间的心心相印、心照不宣。

    我最爱的一幕:

    隔窗远望,秋夜的天空高远深邃,一颗颗星星像被水洗过似的,亮晶晶地点缀夜幕。月光像水银一般洒下来,将斑斑驳驳的树影印在地上。

    芮小丹双手攥住丁元英的手,身子靠在他怀里,轻轻地说:“你看,夜色多美。到时候我就躺在你的怀里听音乐,听你给我讲天国、讲地狱,我就在你怀里悄悄死去了,我的坟墓上开满了细碎的勿忘我,在微雨的清晨,你穿过蜿蜒的小路而来,手里拿着一枝花在我的坟前默默伫立,啊……我就永远活在了你的心里。”

    存在和永恒我都能接受,有没有又有什么分别?

    婚姻的悲剧大多发生在子女与父母在标准上的不同。过去是父母之命,听从父母之命的婚姻大多很幸福。社会学说:理性的婚姻是幸福的。婚姻与爱情若能完美结合当然最好,但因爱情而结婚的也很可能埋葬爱情,所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听妈妈的话,也许会好一点?因为多少在择偶标准上,会选择,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男高女低。

    然而,我是不认同这一点的。

    她选择了这样一种结局,我认为也许是最好的归宿。她粲然如星,绽放于一时,流过天边,划出绮丽凄绝的光芒,成就一段天国的爱恋。他和她们都会将她深藏于心,留在心底,让心里的那道凄艳之光注视着,促使着人们前行。

    她是没有贪嗔痴的天国的女儿,是天国里最美的那朵花。

    她来过,她爱了,也得到了爱,这就够了。

    她会一直存在,这样的爱恋也会永恒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盛开一时的花——读《遥远的救世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ei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