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
上一次应该是在2020年,当时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老师推荐了这本书,要求我们至少看30页。
我真的就只看了30页。后来,由于时间不够用,掉了几天的课就全部跟不上了,那个课程被我丢掉了。
这次,我想既然是写作课老师推荐的,还是拿起来看一看。
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文本来就如此,觉得作者的思维非常跳跃。89000字的小册子,我读得很辛苦。为了强迫自己读下去,从第一章的第四小节开始,我每天只读一个小节,每个小节都写了读书笔记。这样下来,林林总总也有40篇,加上这一篇,总共41篇与这本书有关的阅读写作。
《腾讯读书》有人写了读后感,批评这本书文不对题:“读完本书我并没有学到有效阅读的方法,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博览群书和读书的作用。”这正是我的感想。
我打开目录,仔细回忆书中的文意。要说作者完全没有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也是不对的。只不过作者不是从传统意义上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读一本书,精读泛读拆解文中的意义等等。而是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出发,告诉读者,他是怎样开始爱上阅读,以及开始阅读之后的成就,以及如何引领学生让孩子爱上阅读。
在前面四章,基本上是讲由于阅读而锻炼出来的能力,这些能力,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信息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综合能力,讲人话,就是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随机应变的能力。
但是后面两章,还是着重讲了如何开展阅读,特别是如何引领孩子爱上阅读。比如,建议开展亲子间的阅读,建议家长和老师率先阅读引领孩子爱上阅读,建议让孩子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开展兴趣阅读,建议人们看一看畅销书,以及通过海量阅读甄选好书。
全书最后一小节提出:单单看书是远远不够的,建议人们阅读之后多做输出。
其实,这个观点是贯穿在全书之中,从序章开始,所讲的内容,都是建议人们在阅读之后进行思考、分析,最好进行代入式思考,同时也要从多方面开展思考和质疑、与他人讨论、写书摘、写笔记等等。
只要做好了阅读后的输出,才能有效训练从阅读中获得的各种能力,直到最终的目的:提高自己的信息综合能力。
书中还提到:阅读,还能作为一种社交的工具,迅速与你想认识的人熟络;开展亲子间的阅读,能加深亲子间的羁绊和交流。
总之,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阅读都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帮助我们在成熟社会开辟一条前进的道路,实现人生的有效跃迁。
![](https://img.haomeiwen.com/i3115831/589de66bc48443c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15831/a463353d2b9fbdf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15831/0d911ebbdcb07c84.jpg)
从读完这本书开始,我就想着要怎样写一篇读后感或者书评,想来想去还是达不到这个高度,那么就称为读后记吧。
翻开自己写读书笔记的记录,发现自己用了将近40天甚至更久的时间来读完这本书,实在是太慢了。所以我规定自己必须用两天的时间写出这篇小文章。
昨天一整天都在干一些无厘头的事情,到昨天晚上才写了一个开头。这个开头也并不好,但不管怎样,算是开了个头。硬着头皮写下去吧。
2024年,就成为我的阅读重始之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