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节我们谈到自身要立足于公司,面向供应商和客户,才好定位各方关系;这种虚拟的定位也可应用于实际资产盘点中。即我们可以把厂房作为不可移动的立足点,将具体的资产定位于厂房的某个区域,这样在盘点时,直接索引该区域,即可对该区域内资产实行盘点。理论上,区域越小,定位的资产越明确,盘点也越迅速。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区域数量要有一定的合理设定——既不能过多(让管理面过大),也不能太少(形同虚设),所以,要“视情况”而定。
具体操作方法是:
1、根据厂房区域图,以“门”和“跨”为天然分界线将车间划分为若干区域并编号,即每个区域有唯一编号;区域大小视区域内资产多少以及盘点的方便度而定。
2、将账面上的资产对应到实际区域的编号上来。即账面上的每一个资产只对应唯一的区域编号。
3、将每个区域设定一个责任人负责该区域内资产的增加与减少的信息传递,保证资产管理部门账面资产的变动同步。
通过定区定位的优点是:
1、根据盘点需要,可随时指定某一区域实时盘点(或抽盘)。
2、以区域责任人掌握的“小账”来促使资产管理部门的“大账”在资产变动时及时更新,保证随时账时相符。
当然,将“物”固定在某一位置是比较理想的设定方法;但是像运输车辆类的资产有随时移动的性质,是个定位难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到资产移动的例外情形。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情形:
1、资产调整位置
设备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布局,引起定位的变化。遇到这种情形,我们仍以区域编号为基准,认定资产不过是从一个定位区域移动至另一个定位区域,因此实物移动后与账面上作区域变更记录即可;也就是说,资产位移时,需要移出区域现场责任人、移入区域责任人同时与固定资产台账管理人对接,在资产台账上变更区域编号并三方作签字认可手续;如果是设备移出至报废的情形,则按正常报废流程,台账亦同步即可。
2、运输设备
对于可移动资产,存在一定的管理难度,但大方向仍是以定位为基准,假想移动资产在某一区域固定不变(工作日终了后静止状态),这就需要参照5S管理中的整顿要义——“定置管理”中的“用后归位法”,划归“留置区”;即无论资产如何移动,在工作结束终了,都要归于原位。这样,既是5S管理所提倡的定位法,也使资产易于盘点和辨识。
以上是工作中所见所思,希望能为资产管理口在面对庞大繁琐的资产时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藉以抛砖引玉,集思广益,为资产的良性管理提供更多的管理建议和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