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名著:
《人性的枷锁》—毛姆,英国1874-1965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英国1812-1870
《忏悔录》—卢梭,法国1712-1778
由于产生至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所以光论文学上的功底是显得不太公平。特别重要的影响便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情况,都直接影响了作家对作品的塑造,毕竟他们要表达的是现实,而不是充满想象的幻想。所以讨论他们,就要讨论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文化现象。
首先说说卢梭,这个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鼻祖的人。它掀起的浪漫主义浪潮席卷整个法国,为法国革命奠定了理想主义情怀基础,也为法国文化注入了在后世无法抹灭的痕迹。
卢梭生的年代,出于封建王权统治的时代,整个欧洲还处于一片由贵族为主要有产阶级的年代,宗教的权威在文艺复兴后开始没落,王权才开始真正的统治国家。在这样的年代,底层人民生活思想相对自由,但经济条件不好,不得不依附于贵族阶级。因此这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大都有趋炎附势,赞扬国王的怪癖。他们生下来就是为贵族的消遣而创作的,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个人的作品。而卢梭,出生贫穷,在后来慢慢的得势之后,也一直相对贫穷,几乎都在寻找新的保护者,跌宕的一生之中,几乎享受不了几分的安稳。但这样的条件下,他却高扬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赞扬自由,特别是思想上的解放,抨击国王的走狗,也因此他的作品大都是倾向于自我的释放,是一种充满理想主义的情感抒发。所以他的自传,大都是在写他颠簸的一生。但也因为他要证明自己的时代价值,因此他的着眼的不是消遣娱乐,而是思考政治文化音乐等等这些知识,所以他的自传看起来是一本自证高尚的书,而不是供于消遣的书,也就是一本自我抒发的书。
当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想不断的传播之后,其中的思辨不可达的思想,也最终影响到了德国的哲学家,像康德,尼采等大家可以说也受到了他渊源的影响,虽然我们单独探讨他们的时候,看不出一点卢梭的影子,但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卢梭的当头一击,也不会产生人本的思想。
让我们又把时间推移到1812年的英国,在受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英国汲取了教训,王权不得不像市民倾斜,这个时候的英国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戏剧发展迅速,这也导致了文学作品的泛滥和文学作品的内卷,更具有特色和技巧的作品才被亲耐,因此相对来说,狄更斯的作品在我们讨论的三个人当中,文字功底更好,故事编排和情节设定也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商业作品的集大成者。在社会安定,人民相对富足和思想有限自由的情况下,享乐主义也开始抬起了头。狄更斯的作品整个来说,具有戏剧性的同时,也更倾向于人民,特别是底层人民的细节部分,也很少直接谈论国家政治和经济,更加关注单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说这是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也几乎很难让作家发现政治当中不合理的部分,以及一些可以被批判的东西。所以总的来说,那个时候的英国是相对稳定的。除了狄更斯的《双城记》有映射当时的政治之外,其他的作品就鲜有直接映射了,毕竟市井小民。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慢慢的从王权过度到了议会制,这个过程是相对稳定的,几乎没有产生多少流血,这也得益于法国人闹的太闹腾,让隔壁的英国大妈不得不选择放权保命。当然这其中不彻底的就是,英国仍然保留了部分的君主制。而进入了大不列颠时代后,殖民主义的兴起,英国成为了殖民国家,经济繁荣,人民在经历过玩乐一代后,开始反思这样的结果,也因此产生了想毛姆这样的个人主义作家。当然最正宗的个人主义在美丽国。但那个时候,人们确实把目光投向了个人,个人实现,因为他们基本已经满足,他们要追求更崇高的理想,所以毛姆的作品当中,很多都是在描写一个人,他是如何思考和践行自己的人生,最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又或者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像《人性的枷锁》这样的作品也是在探讨人生哲学,也可以间接看出当时的人民对生命的思考。当然毛姆的文学功底显得和狄更斯不同,因为从思想性来看,毛姆的每一部作品更具有思想性而较少的娱乐性,也就是思想低于娱乐,这也导致在情节上描写上可能少了很多的用心。
最后我们可以看出,三个人物不同的时代,表达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倾向,也可以看出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他们的理想。也都是不止于此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