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中的三个观点:别为了取悦别人而牺牲自己。
高频,持续,深度的复盘。
逆商不够,走不远,让我受益匪浅。
我是一名教育者,喜欢吧有益的观点迁移到自己的工作中。
我觉得逆商这一方面在教育中真的是重之重。
在我培训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这样这样一位家长,第一天送孩子到辅导班,就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惯坏了,有点懒。在家不听我们的话,所以送到你们这好好管管他”。
由于不了解孩子,我就对家长说:“放心,来到这里我会根据对他的观察,找到适合他的辅导方法”。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学习差的原因,不愿意思考,稍有一点难度就放弃。
在最开始时,我对他的辅导是做一题辅导一题,在慢慢熟悉后。我就对他提了要求:必须先自己读题,认真思考。过来问题时想好自己不会的原因,带着原因来问题。
由于要求的提高,孩子就觉得有难度,有抗拒。在初阶段,就难住了他,不愿意写,抹眼泪。看到崩溃的孩子,我进行安抚,并且告诉他据老师的观察,他很聪明。就是对于学习没有正确的意识,对自己没有信心,才一直不能独立完成。
培养他的自信心,并引导他一起做了一道题。再次夸奖,鼓励大胆写出自己的思考来。
他愿意写,但是速度依然很慢。家长来接时,看到孩子情绪不佳,还有好多作业也没写。
家长就恼怒了,先是怪孩子,不知道问老师……我看到恼怒的家长,及时拉离,说明情况。
家长说:“我家孩子在家是宝贝,不能怪,老师你也不能太严厉。要不然他就不来你这学习。他比较笨,让他坐在你旁边,不会你就赶紧给他说,这样他就能快点写完作业,早点回家了”。
听完家长的话,我深深的无奈。我明确告诉家长:在这里不会指责孩子,也不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有的是学习的思考的指引。
后来孩子的家长还是没有坚持住。
现在想来,孩子在学习中能够得到学习的乐趣吗?生活中能有挫折吗?
学习就是最好的思考和锻炼,却不引导孩子在困难中找到解决之法。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抵抗困难吗?
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