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动听的音乐,读经典的书籍。你好,我是马登强Bean,这里是【登强读经典】。
组织经验萃取。
既让人很熟悉,又好像很陌生。
熟悉的是,每一次培训好像都与它有关。
陌生的是,大部分组织还没系统做组织经验萃取。
但实际上,组织经验萃取,是个人与组织成长的元能力,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聊聊组织经验萃取,它的价值与收益、经验萃取的成果物和常见的萃取形式。
一、价值与收益
组织经验萃取的价值与收益非常大。
从个人来说。
这是人生成功的关键因素。
每个人都会经历成功,也会经历挫败。
但从长期来看。
一时的成败,可能没那么重要。
而重要的是。
如果成功,知道自己是怎么成功的?
如果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毛主席曾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对组织来说。
这是组织绩效增长的因子。
它可以帮助组织降本增效。
把绩效标杆的最佳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工具、表单和方法论,个个都能成为绩效标兵。
还可以帮助组织培养人才。
新人不再是,非得自己去趟个头破血流,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绩效标杆的经验,快速地成长,胜任工作岗位。
二、萃取的成果物
组织经验萃取的成果物,类型非常的多。
从组织层面。
能够形成方法论模型、流程和文化。
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如“阿里三板斧”。
这套根植于阿里巴巴,总结提炼的方法论,不仅让阿里巴巴有统一的管理语言,打造了强大的组织能力。
现在还可以对外输出。管理思想和文化的输出,远比实体的产品有更大的影响力。
从部门和岗位层面。
可以形成岗位SOP、课程、案例、S-OJT在岗带教手册、复盘报告、Q&A等。
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课程”,不管是面授课程,还是微课,其内容来源,都是来自于我们绩优专家的经验萃取。
所以课程开发,最终的成果物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内容开发模块,是否把专家们的经验,萃取提炼出来。
三、常见的萃取形式
萃取形式,大体可以分为自我萃取、专家访谈和团队共创。
当然也还有其他,譬如观察法、数据分析法,但这些并不常见,我们以这三个大招,看如何进行经验萃取。
1、自我萃取
实质上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可以复制的经验教训。
这种形式,最容易落地。
具体怎么做?可以分为五步。
第一步,事。
选取事件,选择那种主题价值高、典型有深度和覆盖范围广的事件。
它可以是冠军事件,也可以是负面事件,但大家常选的基本都是冠军事件。
第二步,题。
提炼主题,其基本结构是“动+定+名”,这三个基本元素是不可缺少的,其他的可以酌情修饰。
有逻辑、有吸引力是原则,比如“四招教你快速选好学区房”。
第三步,果。
关键结果,梳理事件过程,找到案例的关键的亮点和结果。
如果是时间跨度较短,可以用STARR法,即背景、任务、行为、结果、回顾进行事件的梳理。
如果是时间跨度较长,比较适合用故事曲线,像华为的马电事件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第四步,因。
梳理要因,围绕一个关键的要点或卡点,寻找原因。
如果是亮点,我们做对了哪些关键动作,哪些话,哪些策略。
如果是卡点,可以用5W法,去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第五步,律。
提炼规律,用关键词或关键句,提炼要因的做法,从原材料上升到规律。
进行结构化建模,有很多方法。
比如英文的首字母法,如SWOT。
口诀模型,如慈雄对觉、需多优盘。
数字模型,如3153、1123。
这就是自我萃取,它的效率很高,但效果因人而异。
同时,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是自我进行萃取,另一方面也可以辅导学员,带领他们进行自我萃取。
两种都是组织里,常用的经验萃取方法。
分享一个我去年做的自我萃取微课作品。
2、专家访谈
这也是在组织里,较多采用的形式。
一方面是因为专家非常的忙,另一方面是有部分专家,自己很会做,但不一定会提炼。
所以需要我们作为,一个经验萃取师的角色,通过和专家的访谈交流,把他们的优秀经验萃取提炼出来。
具体还是分为五步。
第一步,选取主题。
这个跟自我萃取一样,不同的是,专家访谈更多的是对他个人的行为模式的总结提炼,而不仅仅是某个事情里的做法。
第二步,回忆事件。
这是访谈中最重要的步骤,也是考验一个经验萃取师功力的地方。
首先,开场破冰、寒暄赞美,构建一个良好的访谈氛围。
既不能太正式,也不能太随意。
然后,进入访谈主题,细节很多,要点是发问、聆听、追问和引导的处理。
发问时,是一些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概念类的问题?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封闭性的问题?
聆听时,眼睛是否一直关注着对方?是否偶尔点头示意?
还有追问时,我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有吗”,这句话有奇效,满分推荐。
最后,是确认收尾。把听到的内容跟专家确认,然后询问是否还有补充。
第三步,提炼经验。
对专家的经验,按照“道法术器坑”进行归纳总结,有些内容可以没有道法,但术和器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步,结构化建模。上文有提,不多赘述。
第五步,输出成果。按照相应的模板,进行整理和编辑。
还有个小细节要注意,一定要把编辑好的文本,给专家再确认。
一方面专家会很惊讶,原来自己这么牛,那以后对你工作的配合,那绝对的超级支持者。
另一方面专家还会对某些事项进行迭代和修正,让成果作品更完善。
专家访谈这种方式,操作难度是有的,因为它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访谈大纲的撰写和访谈的演练,需要不断地打磨、精进。
3、团队共创
团队共创,顾名思义,就是带领团队进行共创,可以是几个人,也可以是几个组。
这种形式的产出成果物,更多是岗位SOP和课程。
它分为四步。
第一步,选取主题。
这跟上文两种方式一样,但因为是团队共创,所以定主题更为关键。
常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典型工作任务,用DACUM可以梳理。
另一种是价值链,找到关键点,当然还可以结合产品、客户等进行分析。
第二步,整合观点。
这是团队共创特有的,也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
把团队成员的经验进行整合,使用的工具,是行动学习技术里的团队列明法。
具体的操作,以后单独列文阐述,分享两个特别注意的点。
1、在工作坊中,一定要留有时间的冗余量。因为在研讨过程中,经常会有超时的情况,一旦因为时间赶进度,最终的效果很难有保证。
2、观点汇聚的过程当中,最好以一个意见领袖的观点作分类,其他人以此为基础进行增减,这样会更有效率。
第三步,萃取模型。
第四步,制作成果。
根据共创梳理的内容,制作核心逻辑图,有哪些步骤、模块,具体怎么做的,常犯的错误,工具、表单、话术等等。
不管最终是做成Excel,还是PPT,其根源都是这个核心逻辑图,它们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当然,团队共创,它的优缺点也比较明显。
它的优点,因为人多,内容的完整性比较强,这对于达成共识类的主题非常有效。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人多,所以耗时长,而且深度不一定能达到自我萃取和专家访谈。
任正非说,企业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
而组织经验萃取,就是把专家和组织的经验,进行沉淀提炼。
现在华为这方面做得着实不错,像“马电事件”。
整个内容足足有31页,把马来西亚电信投诉华为这一事件深入剖析,把华为内部的问题,血淋淋地暴露出来。
而且华为员工的绩效考核中,个人经验萃取的内容,也直接占有比重,据说,现在华为每年光自我萃取的案例成果,就有1万多个。
组织经验萃取,是非常好的方法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挖掘,绩效标杆的最佳实践,让组织降本增效,也可以让我们取得更卓越的成功。
毕竟,每一份能量的运用,都值得被复盘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