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二五九)

作者: 牧童梦RGQ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17:25 被阅读0次

谈谈“半夏秫米汤”

要了解这个方子,首先要认识秫米具体为何种植物之米,有人认为是高粱米,有人说可用薏仁代替,也有人认为是黏软黄米。

我的认识是偏向于秫米即为黏软黄米,而这种黏软黄米是由糜子碾压脱壳后所成,所以有必要先认识一下糜子为何物。

糜子你认识吗?糜子也分软和硬二种,有的地方称为稷,它是禾本科黍属植物的一种,《本草纲目》称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

我在此主要想谈的是“软黏糜子”,也不想过多考究它为黍或为稷了。

“软黏糜子”也就是软黏黄米的前身,它不同于谷子,或软谷子。“软黏糜子”所制之黄米,多用于吃粥或端午节做棕子吃。

在这里我们就确定软黏黄米为“半夏秫米汤”之秫米,因为我认为在本汤中若用高梁米或薏苡仁代替则有失古人立方之意。

对高梁米的功效我先不说,但我认为薏苡仁的效能与秫米(软黏黄米)是截然相反的。

什么也讲究个阴阳搭配,因此我认为出自《黄帝内经》的千古名方“半夏秫米汤”这二味药的组合也一定是一阴一阳、一开一合、一燥一润、一刚一柔,更何况用于失眠证呢?

半夏为阳、秫米为阴,如若“桂枝汤”中之桂枝、白芍的组合,是非常精妙的,所以若随便代替有失原方之义。

秫米味甘凉养胃,在“半夏秫米汤”中应用我想主有两点意义,一是保胃气,即固守胃中阴液。二是监制半夏辛温燥烈之性,二者相辅相成。您看这里的秫米若用薏仁代替则话,哪有这种作用呢?

人与自然互参的“天人合一”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个生命体系之中。比如半夏的功效,一般认为就是辛散、温燥、化痰湿利水气、降逆等,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但按“天一合一”的观点来说,这里所谈的几种功效其实是非常狭隘的,片面的,是低层次的认识。

“半夏秫米汤”用半夏虽也有用上述功效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应用了半夏的“通阴引阳”作用,其生在夏至前后,为大自然阴阳交会之期。半夏顺应时节,可引白天的阳气进入夜晚静卧的身体,达到阴阳交会,睡眠安稳之目的。这种认识即为对半夏高层次上的认识。“半夏秫米汤”应用半夏治疗失眠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此。

具体说说“半夏秫米汤”的应用。

现代用量:

半夏10g,秫米五钱15g至20克。

上二味,以流水600ml,煮取360ml,每次服180ml,每日2次分服.

功效:通阴引阳,降逆和胃

.主治:阴阳不和,痰湿内阻,胃气失调,即“胃不和卧不安”之失眠症。

方中半夏交通阴阳,燥湿化痰,顺脾之气 ,益脾和中;秫米甘温入脾,益中和胃,顾护中气,遏制半夏毒性,两药相合,使人体气机调畅、脾胃功能正常 从而达到阴阳相和,睡眠乃安之目的。

综观“半夏秫米汤”,临床应见阴虚痰湿体质患者适宜服用,因为一为化痰之药,一为养阴之品。不过临证时医师可据患者情况随证加减。

写在最后,在辨证论治治疗失眠症时勿忘半夏有通阴引阳的作用,在用半夏时须注意半夏燥烈伤阴之弊,这或许就是古圣人用秫米(软黏黄米)配合半夏治疗失眠症的道理。

相关文章

  • 随笔(二五九)

    谈谈“半夏秫米汤” 要了解这个方子,首先要认识秫米具体为何种植物之米,有人认为是高粱米,有人说可用薏仁代替,也有人...

  • 《伤寒论·阳明篇》笔记20|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区别

    二五九、“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塞,不渴,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故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

  • 奇门遁甲:测疾病歌诀

    奇门测病歌诀一 患疾病者问吉凶,判断病情在落宫, 天芮落宫主其病,轻重生死于门中; 落入六七无法治,二五九宫病缠身...

  • 《秦迷》秦始皇年表

    前二五九年(秦昭王四十八年赵孝成王七年) 一岁,生于邯郸。秦军攻入赵国,围困邯郸。父嬴异二十三岁。吕不韦三十...

  • 延平路二五九弄(第五十章今日通告)

    58 当何耀武赶到延平路二五九弄的时候,并没有如预料的找到范宁宁,反而从周云彤那里得知了关于范宁宁的家事,酒鬼老爸...

  • 2019-08-08(二五九)

    有人因为 失恋 而很受伤 但没有人 因为失恋 而不再谈恋爱 关于 求助被拒 你会怎么看?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 谁在转...

  • 二五九之共性与个性

    物以类聚,共同的属性;物是特殊的,总有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点。 总体的概括,具体的特点。 世上有树叶,却没有一模一...

  • 点评不只是为了链接——007践行之旅(13)

    (太累了,回头更新) 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

  • 神理(=十八)

    神理摘要」(二十八) (二五九)蔡肇祺 现象界人其表面意识十三种想念带记录惯性原态之惯性,以一般人而言 ,于其一辈...

  • 【南懷瑾老師】回歸正常 (佛陀成道日)

    敦煌莫高窟第二五九窟 北魏 做人平凡就是佛。一般人學佛學成了瘋子,不肯平凡。 佛在悟道之後感歎“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二五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lo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