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紫藤画室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临摹日更图(124):《秦殇》

临摹日更图(124):《秦殇》

作者: 9a18c139a439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09:20 被阅读5次
    临摹日更图(124):《秦殇》

    本书《秦殇》带我们去审视秦朝短命的原因。较之另一本讲秦王朝崩溃的《秦崩》,这两本书虽然在基本史实方面上相差不大,但对失败原因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因此本次听书依旧为您呈现的是颠覆您认知的不一样的历史。

    作者笔名潇水,本名叫张守春。他长期担任世界各大公司的人力总监或者人事顾问,闲暇时间沉于史书中。或许是本职专业和史籍的相辅相成,造就了他不但在人力资源这一行有着卓越成绩,还在读史读人方面上有着比常人更透彻的见解。再加之他笔下的历史,不管是过去写过的青铜时代还是三国演义,乃至今天要听的秦王朝,都融入了现代因素,无疑增加了历史解释的可读性、趣味性,让历史与您拉近距离,来告诉您——生活就是历史。

    本书金句

    1.平民的力量崛起,开始于战国,当时的法家改革就是废弃世袭贵族的垄断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地位,从而解放平民带来了人才和生产力的勃发。

    2.复立楚国以及给从前的战国六国复国,客观来讲,在当时应该是顺民心的。我们说,战国六雄时代的诸侯王族们,并不是因为个个都是昏君和暴君才亡了国。就算某一国的某一个王是昏君,但也不会代代都是昏君,譬如赵国,就有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应该也是很被百姓怀念的。

    3.总之,秦王朝的法家政府的法家,不光以法治民,更以法治吏。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郡县制是害死了秦王朝的幕后黑手之一?       

    我们知道秦始皇是个敢于改革、敢于创新的千古一帝,怎可能重蹈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覆辙?再加上他本性急躁,想趁着自己还活着多给子孙做些大事,以免子孙受累或者面临挑战。他硬着头皮去做了后两三代子孙才该做的事情,比如说政治改革,一心要引领这个时代朝向自由官僚集团体系全速奔去。于是他开足马力,直接将这艘船转向对面——皇权专制,全盘废除了分封制。

    但是,殊不知,改革太着急了,连个过渡期也没有,进而导致了人心向背。要知道秦国并入的六国地盘,武力统一后人心还浮动着。当地人很难消除对自己原来国家的思念,甚至还不认自己是秦国人。至于豪强们更受不了中央派下来的官员来管自己。所以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的大规模复辟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赵王、魏王、齐王、韩王等六国贵族集团对秦王朝群起而攻之。其中以楚国贵族项羽为领导的起义军便是真正推翻秦王朝的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二、陈胜吴广起义不是农民起义?       

    作者根据陈胜字涉推论他属于戴冠一族,至少属于城市平民。吴广同理。再加之陈胜在被征发去戍边的另一个身份——屯长,也印证了作者的想法,因为在秦统一后,不是一般人能够当上军官的,比如当年的韩信就是因为家贫,没有被推上“吏”。

    同时作者从后来陈胜起义过程中发现他的政权并非农民那么简单,实际上是地方官吏、豪杰、地主的政权。另外作者认为陈胜所领导的军队,从一开始的“九百戍卒”就不全是农民,因为在秦朝,各行各业只要不是特权阶级,都要服兵役和徭役。

    因此无论从陈胜吴广的身份或是政权来看,都无法简单地判定他们的起义就是农民起义,在本质上最多算地主和地主在权力上的较量,暂时还不能囫囵吞枣式地界定为农民对地主的抗争。

    三、“焚书坑儒”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       

    “焚书坑儒”一词最早的出处是魏晋时期的《孔安国》,但经过研究发现这一说法存在很大的真实性问题。另外,无论“焚书”,还是“坑儒”,历史上的记载也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出入。就比如“坑儒”,在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中提到的时候,是用“坑术士”三个词的,而同一时期刘向《〈战国策〉序》里写到的却是:“坑杀儒士”。作者认为当年秦始皇的确曾经下令“坑生”,但是,他下令坑杀的绝对不是“儒生”,而是一大批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方术之士。至于秦始皇的“焚书”和后人所理解的“烧书”也不同。作者认为秦始皇用尽了所有的人力物力收集天下书之后,把它们收藏了,并非焚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摹日更图(124):《秦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m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