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三体3》,竟一时语塞,那宏达、浩渺、悠远又广袤的空间和时间,我,尽然在一部用文字书写的巨著前不知如何用语言去形容内心的激荡与震撼。
一、像写历史一样写科幻
我不是没见识的读者,从小就浸泡在书里,我涉猎很多书籍,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自己是个书虫,但《三体》还是太超出我的认知和想象了。那是一个完全未来的时间,一个我们谁都没有经历过见识过的宏大宇宙,但刘慈欣可以写的如此真实,让人感觉那不是幻想而是一段丰富复杂曲折的历史。就如他所说,写科幻要像写历史一样,他给这段“历史”赋予了如潮水般的细节,那么多人,那么多想法,那么多事件,那么多并不存在的先进科技和设备,都有细节包围着。我怀疑他将书中写到的所有空间、物体、设备都设计了模型,把描述的对象具象化,有目力可及的视觉展示,可以随时调取描写;又或者这些内容真的就都在他的脑子里,反复思考后刻在脑子里,就如亲历一般真实可见。
二、开头精彩的隐喻
刘慈欣显然是一个成熟的小说家,故事的主线与支线都脉络清晰,故事冲突与起伏的节奏也处理地十分娴熟,最让我佩服的是故事的开头总会有精彩的隐喻。
《三体2》的开头是罗辑与叶文洁的对话,但他们对话之前先出现的是一个在墓碑上爬来爬去的蚂蚁,蚂蚁对于人类而言微不足道,甚至人都不会关注到它的存在,但人类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致蚂蚁于死地。蚂蚁和人类之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地球人与三体人之间也是如此。虽然同为智慧生物,地球人相对于三体人而言就如低等生物一般,相较于后来比三体人更高级的文明,地球人类真的渺小如蝼蚁,歌者只需要扔一片二向箔就可以将整个太阳系毁灭。就如人类不经意间踩了一脚让整个蚁群灭亡一样。毁灭你,与你无关,只是因为我的强大。
《三体3》开头的隐喻,我是读完整本书再回头看时才看懂,原来那个可以取人脑子的魔法师无法完成任务是因为那个世界是她无法进入的维度。那不属于她的世界,但她自从去了之后就再也无法在这个世界待下去,这就是后来故事中的四维空间,也是后来把云天明的大脑送入三体世界的序章。
一个君士坦丁堡时期古老的故事,是后来跨越千年的宇宙的引子。《三体》给人的震撼不仅仅是空间的广阔,同样还有时间的纵深。过去,现在,未来,似乎没有边界,又似乎是一个回环。
就如《三体3》开篇《时间之外的往事》中写道“……那一切不是发生在过去,不是发生在现在,也不是发生在未来……那一天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也不在未来。”
三、新闻评论式的写法
《三体3》新闻评论式的写作方法非常有新意——《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
开始我还不太清楚《时间之外的往事》究竟是什么,看到最后才明白是程心的回忆录。但在《时间之外的往事》出现的时候,使用的是新闻评论式的语言,客观,理性,是历史学家的冷静,是哲学家的思辨,是科学家的逻辑,所有这些都是对故事中的事件另一个视角的观察。这种写法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更增加了故事的历史感,只有已经发生的才能评论、反思。
在故事设定上,程心也的确是在最后宇宙的尽头才写下了《时间之外的往事》,但这内容开篇第一页就出现,并贯穿了全书的始终,读者不知道这内容的源头,却因为这部分内容丰富了故事的角度,就如任何一件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一样,彼时与此时,当时与现在,时间总会给一个客观理性的评判,但也并不会有真正正确的答案,因为历史一直在继续,是非对错难以定论。
再次想到刘慈欣曾说过,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他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