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做《望天树》。文中所描绘的望天树,这么多年时常涌现在我心头。
从那时,我便时常激励自己,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要像望天树一样不断向上。
我出生长一个相对闭塞的小县城的一个小村庄里。上高中以前,除了教材以外,接触到的课外读物便是堂哥堂姐的历史、地理课本(堂哥高我六届)以及他们学校当时统一订阅的一本杂志,被我像宝贝一样翻看了一遍又一遍。
后来自身努力加上一些好运气,顺利考入了县城里唯一的一所省重点高中,用当时村里人的话说是“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除了学习本身的压力,还要面对同学竞争的压力。学校里汇集了几十所乡镇中学的“尖子生”,我从初中全年级700多学生稳居前二十名,跌落到高中70多人的班级,平均排名只能在前三十。
巨大的落差,随之是严重的焦虑与自卑。一学期后,有同学转学去二类高中的,可能是应了那句“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吧!
我内心也有过动摇,想转去普通高中做个“鸡头”。但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向上。
当时影响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的图书馆。里面藏书的数量和种类,在当时的我来说,如同进入一片新大陆!更重要的是,里面的书籍都是可以自由免费借阅。
我像望天树贪婪地吸收阳光雨露般,利用一切时间如饥似渴的阅读各种书籍 ,从中汲取更多向上的力量。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寄,通古今之变。”他同时也一位了不起的天文学家。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古人仰望星空,不就是为了寻求智慧指引,获得更多向上的力量吗?
当我们内心足够丰富与安定,便拥有了无尽的向上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