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渐入佳境

渐入佳境

作者: 一苇杭之03 | 来源:发表于2023-07-16 21:24 被阅读0次

    这周开启周末三次诗词课的节奏,一直到暑假结束。

          周六晚上是简素书房的苏州诗词第二课;周日上午是少年时诗词课,上的是第一课;周日晚上是星尚的诗词第三课。

          其中只有星尚的需要每周赶时间备课,其他两处的课,只需要对PPT和讲稿稍作调整即可。

            今晚从星尚回来,直接开始准备下周的诗词课,到很晚时才想起来背唐诗,于是背了一遍《唐诗三百首》,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中国诗歌的源头,从《弹歌》开始。

            《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这首诗是一首远古民歌,是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出自《吴越春秋》。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 )。”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向楚国的射手陈音请教弹弓的制作使用方法,陈音在回答时用了这首民歌,意思是用砍伐的竹子制作弹弓,用制作的弹弓装上土丸,射击鸟兽获得食物。

    其中,“断竹,续竹”是弹弓的生产制作过程,即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飞土”则是指将泥制的弹丸射出。

    宍(ròu ):“肉”的古字。

    这首诗是二言齐言诗,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

    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

    一般认为,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诗经》收诗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

    《诗经》中收录了各地歌谣,却没有吴地歌谣。但是据文学史家考证,远在《诗经》出现之前,吴地就有了古老的歌谣,其中《弹歌》被记录在《吴越春秋》中。北京师范大学张紫晨教授1981年出版的《歌谣小史》详解了《弹歌》,198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收录了《弹歌》(第8-9页),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考证后认为,《弹歌》是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

    “中国吴歌之乡”苏州张家港凤凰镇河阳山歌里,找到了与《弹歌》非常相似的《斫竹歌》。

    《斫竹歌》是一首由民间歌谣特色结构“实词+衬词”构成的山歌。其实词是:

    斫竹,削竹,

    弹石、飞土,逐肉。

    其衬词有四组“嗯唷”“嗬哟嗨”。

    《斫竹歌》与《弹歌》文字大同小异,意思大体一致。只是早先称“肉”为“宍”,后来称“宍”为“肉”。因此,初看是先有《弹歌》,后有《斫竹歌》,《斫竹歌》看似《弹歌》的一种翻版。

    《斫竹歌》的发现过程:发掘人虞永良是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村人,生于1944年12月。他在父母及老乡亲歌手的影响下,从小就爱上了河阳山歌。20世纪60年代,虞永良念中学时,一次步行回乡,“走进村头,看到一群农民在河边拔河泥船,配合着劳动的节奏,他们唱起了:‘(杭唷)斫竹(嗬哟嗨)!(杭唷)削竹(嗬哟嗨)……’”

    为了捕捉《斫竹歌》完整的歌唱,追寻《斫竹歌》的传承脉络,虞永良走访了好几位老歌手:在敬老院里,刘红保只会唱四句,其中第三句有点含糊不清;曹尤保只会唱两句。1985年11月,虞永良通过港口镇新庄村女山歌手蔡湘保找到该村山歌大王张元元,用录音机将他唱的完整的《斫竹歌》录了下来,可惜这次录的效果不太好。1993年,虞永良又找到张元元录了一次,并把录音寄给江苏省音乐家协会,该协会秘书长朱新华把它翻成简谱,就是现在留存下来的《斫竹歌》的乐曲。据张元元说,这首《斫竹歌》是劳动号子,他祖父和父亲都会唱。(详见《中国·河阳山歌集》第745-747页《收集和挖掘河阳山歌的第一人——虞永良》)。

    虞永良在《河阳山歌概述》中写道:“这首歌是完全用吴语演唱的。直至20世纪中期,它还存在于河阳山地区,传唱于搬移重物,挑抬农具的劳动人民中。”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在《叙山歌》中指出:“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顾颉刚教授早就认为:“吴歌的起源不会比《诗经》更迟。”《斫竹歌》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顾颉刚教授搜集编辑了《吴歌甲集》。

    张家港河阳山歌馆展览的第一部分“悠久的历史·伟大的遗产”的序言写道:“公元前四千余年,披着兽皮树叶,擎着竹刺石斧的古河阳人,在田野里,在渔猎场,在奔跑的脚步中,迸发出‘嗯唷——’的心声。这被后人称为山歌的韵律,成了吴地歌谣的首创!她哺育了楚辞汉赋,影响了唐诗宋词,丰润了元剧词曲,滋渗了明清小说……她以贯穿六千余年的天籁之音,改写了华夏的歌谣史,被誉为中国诗歌的活化石。这里“中国诗歌的活化石”,称的就是河阳山歌中的《斫竹歌》。

    从上述研究来看,《斫竹歌》已产生六千余年,即产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是最早的吴歌,也是中国最早的诗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渐入佳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p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