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流传下来的典籍可谓浩如烟海,并且绝大多数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我们要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不去阅读这些典籍。
学习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要能够读懂这些用文言写成的典籍,因此就有必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知识。
学习文言,除了要大量阅读文言作品,积累感性认识,同时也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获得理性认识,只有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学习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就要读一些古代汉语方面的理论教材书籍,现在有关古代汉语方面的书籍很多,目前公认最好的是王力先生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教材,这套古汉语教材自出版问世以来多次再版,印刷数量达二百多万册。
现在有关古代汉语方面的教材除了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外,包括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的《古代汉语》、胡安顺和郭芹纳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等等,数量很多。
在这些《古代汉语》教材理论书籍当中胡安顺郭芹纳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也是有自己的特色,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相比,某些方面更好一些,试比较一下胡安顺郭芹纳主编的《古代汉语》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这两套教材的相同点都是出版单位一样,体例都是由文选和通论两部分构成,也都是繁体字排印。
不同的地方是胡安顺郭芹纳主编的《古代汉语》不仅采用繁体字印刷,同时也采用竖排版形式,为的是和古书保持一致,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则是繁体字横排版。
再就是胡安顺郭芹纳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每一章后都附有参考文献,便于读者查找参考,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每章后面则没附有参考文献。
通论部分,胡安顺郭芹纳主编的《古代汉语》有的介绍的比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更详细,诸如有关古代汉语的工具书,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只是如何查工具书,只介绍了少量的工具书。
而胡安顺郭芹纳主编的《古代汉语》则对古汉语工具书介绍得比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要详细得多,把工具书分为字典、词典、类书和政书四大类,分别介绍了这四大类工具书中的重要的工具书,并介绍了这些工具书的版本和体例以及内容特点。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古汉语教材,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相比是各有千秋,最好是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结合起来读,相互取长补短,效果会更好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6322204/894b7d89ad067e5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322204/8c82a90737d9dfd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