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程序员
浅谈设计模式8——适配器模式

浅谈设计模式8——适配器模式

作者: 吃根香蕉压压惊 | 来源:发表于2016-05-14 14:07 被阅读104次


本来还是想用“(中文数字)”的方式来写,不过鉴于模式实在太多。所以还是改用了档期你的标题形式。我想也会更简单些。
再说件很开心的事。昨天发现自己已经在简书上码了超过一万字,这恐怕是自初三停止写日记以来,坚持时间最长,任务量最大的一次工作。其实无论喜欢的人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来评论,能坚持这么久,我觉得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与鼓舞。此处暂且不山盟海誓,只希望让这件事变成一个生活习惯,也希望简书这个平台能越做越好,不希望简书能惊天动地——俗话说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只希望简书让我们每一个平凡者,将他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1、背景
其实这个模式本身是很简单的,但是这个模式涉及到了另外两个模式——装饰模式和外观模式。而这三个模式的之间的差异很微妙,所以本篇文章将用一部分篇幅来描述这三个模式的区别。

那还是先说下适配器模式吧。想必大家都用过变压器。这个变压器其实就是我们这里的“适配器”——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电器需要的特定电压的直流电或者交流电——就比如手机充电器就是这个道理。

适配器其实就是为了适应上面的这种情况。类A和类B具有大致相似的基本功能。而类C只能使用类B提供的函数接口。那当没有类B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将类A的接口进行进一步的封装,让它看起来像类B?那么封装类A接口的类就是适配器类。相应的,这种模式就是适配器模式。

2、适配器模式

废话不多说,先上代码看下,大家应该就能理解是咋回事了:

interface B //接口
{
    public void b1();
    public void b2();
}

class C implements B //提供的类型
{

    @Override
    public void b1()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b1");
    }

    @Override
    public void b2()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b2");
    }
    
}

class A//又给出的类型
{
    public void a1(){}
    public void a2(){}
    public void a3(){}
    public void a4(){}
}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B //适配器,将类型A的方法,转换成类型B
{
    private A a;
    
    public Adapter(A a) {
        this.a=a;
    }

    @Override
    public void b1() {
        this.a.a1();
        this.a.a2();
    }

    @Override
    public void b2() {
        this.a.a3();
        this.a.a4();
    }
}

上面Adapter类采用组合的方式,使用接口B来对类型A的方法进行封装,从而保证了其他类采用“统一的接口“来访问方法。

上面采用的组合的方式,将类A封装到Adapter中,还有一种方式,采用继承的方式: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B extends A
{
}

这样A和B的方法都暴露出来,方便用户使用,而且还能通过进一步的继承。获得修改更多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弹性比较小。耦合度较高。当子类需要改写父类中被封装的方法,则会出问题。

3、外观模式
这个外观模式其实就更简单了。家里有很多电器,当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需要开灯照明,开电视放松一下,开热水器烧水准备洗澡。你一共需要打开三个开关。那么可不可以一个开关就搞定?这个就是外观模式的思想——将所有的操作封装在一个方法中。只需调用一个方法,一口气执行很多功能。当然这个方法有一个不好的地方。由于多个方法被封装在一个方法中,所以耦合度提高了。

class D
{
    private A a;
    private C c;
    public D(A a,C c) {
        this.a=a;
        this.c=c;
    }
    public void facade()
    {
        this.a.a1();
        this.c.b1();
        this.a.a2();
        this.c.b2();
        this.a.a3();
        this.a.a4();
    }
}

从上面的代码中,就可看到,将一堆方法封装到一个函数中。

4、三个模式的区别
这里说的三个模式是:装饰着模式、适配器模式、外观模式。
这次书上说的还是比较透彻,很好明白的:
(1)装饰着模式:增加新的功能和责任,但不改变所有对象的本质。回想那个咖啡的例子。无论是加奶、加糖、加豆浆,咖啡还是咖啡,本质没有变。所以装饰者模式中,对于每个类,采用组合方式,封装了和其具有相同接口的对象,然后又利用被封装的对象,重新实现了一遍接口方法。

(2)适配器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为了将某一些类型,变成另一些类型,从而适应使用者的需要。比如粮食,要是喂牲口,直接生者喂就行,也不用剥壳。但是要是人吃,就得剥壳,煮熟了。中间的加工方法就是适配器。

(3)外观模式:这个有点像适配器模式,但是两者的目的不同——外观模式是为了简化操作,尽可能对操作进行封装,从而提供一个更加简洁,方便使用的界面。但是适配器模式不一样。两头的接口已经定下来,只是需要一个转换装置进行转换。

好了,又可以安心往下看书了。。。。

相关文章

  • 浅谈设计模式8——适配器模式

    序本来还是想用“(中文数字)”的方式来写,不过鉴于模式实在太多。所以还是改用了档期你的标题形式。我想也会更简单些。...

  • 简说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前言:对于设计模式基础概念可以去看[简说设计模式之设计模式概述] 一、什么是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 设计模式 - 目录

    设计模式01 - 单例模式 设计模式02 - 工厂模式 设计模式03 - 建造者模式 设计模式04 - 适配器模式...

  • 最常用的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C++实现)

    适配器模式属于结构型的设计模式,它是结构型设计模式之首(用的最多的结构型设计模式)。 适配器设计模式也并不复杂,适...

  • iOS设计模式(5)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系列文章 《iOS设计模式(1)简单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2)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3)适配器...

  • iOS设计模式(6)模板模式

    设计模式系列文章 《iOS设计模式(1)简单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2)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3)适配器...

  • iOS设计模式(7)建造者模式

    设计模式系列文章 《iOS设计模式(1)简单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2)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3)适配器...

  • iOS设计模式(4)抽象工厂模式

    设计模式系列文章 《iOS设计模式(1)简单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2)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3)适配器...

  • iOS设计模式(1)简单工厂模式

    设计模式系列文章 《iOS设计模式(2)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3)适配器模式》《iOS设计模式(4)抽象工厂...

  • iOS设计模式(2)工厂模式

    设计模式系列文章 《iOS设计模式(1)简单工厂模式》《iOS设计模式(3)适配器模式》《iOS设计模式(4)抽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设计模式8——适配器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wm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