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四)

作者: 秋山秋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12:21 被阅读33次

水泥路的两边是青绿的麦田,东边远处的一条高速路桥飞架南北,平添了故乡一点现代化气息,时空的不断变化,城市文明必然加深对农村的影响。

D君和我扯到孩子上学的事情上来。

他说:“老二孩正在上初三,学习可以,我要求他得高中毕业!”

“既然孩子学习行,就坚决支持他,高中毕业目标低了,得鼓励他上大学,你又不是供不起。”我扭头看他,“供孩子上大学很划得来,只要孩子考上大学,以后的事会好办的多,孩子和谁在一起很重要,不是有句话吗?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他周围是一群鹰,他就会变成一只鹰。孩子们的可塑性很大,他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他说今年叫他老婆回来,专门照顾老二孩学习。

我认为,孩子们成才与否,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关系很大。本是同宗同族,智力差别不大,但为啥有的家的孩子大多考上大学,有的家的孩子却一个都考不上呢?

无锡有个钱氏家族,历代人才辈出,出了象钱穆、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这样的名人。重视教育是他们的家风。

钱伟长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钱伟长打算放弃学业,但他母亲坚决不同意。他的四叔钱穆知道了,就鼓励他继续学习,并答应出钱供他到高中毕业。后来,钱伟长不负众望,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

“哎呀!你说得对!以后真得多给你们说说话。”D君真诚地说。

我笑着斜他一眼。我的同学我了解,他的內心一直都有小小的自负。

走到翻水桥,桥尚在,渠也在,但渠窄了,水少了,水通过桥洞也不再咕咕翻浪,水中的“叨球”魚也难觅其踪,叨不成在这里洗澡的小男孩的jj了......

翻水桥以北、拦河坝以南的地带,小时候是带状树林,树林內有很多沼泽和小溪,环境优美的很,但现在却开垦成田地了。我想,如果这里种上经济树木,岂不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和万事兴(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ak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