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一第一次读的时候,真的是磕磕绊绊读完的,感觉像这种论述类别的书读起来真的是又难又烦,但这也更加说明读这本书的重要性,这本书中很大的篇幅都是在教我们如何读论述类的书。
这次我主要看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为什么说是层次而不是种类呢,用作者的话说,种类意味着各有不同,相互毫无相干。而层次则是代表着一种渐进和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检视阅读中包含了基础阅读的要素和能力,同理,主题阅读则包含了之前所有的阅读层次,体现了阅读的最高层次和读者较强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分析阅读是对我最有启发的内容,所以这次主要想谈谈分析阅读的感想和收获。
在分析阅读之前,作者又分享了几个常用的阅读技巧和经验:
一,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会提出的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二,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首先,对于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情,好处无需言表。读完一本书之后,应该倾向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想,或者总结出一本书。
三,如何做笔记
作者认为笔记有3个层次,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我认为第三种也可以是读后感。只要是表达自己思考的内容,都可以是第三种。
四,培养阅读习惯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练习和运用,别无他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做得道理。在你养成习惯的前后,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阅读能力和速度的不同,经过练习之后,同一件事情,你会做得比刚开始好很多,也就是熟能生巧,一开始你做不好,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像天生自然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的道理。”
分析阅读----将一本书生吞活剥
让我们还是先从一本书的开始来开始分析分析阅读吧。
阅读的第一阶段,用书名分类。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列出大纲,写出摘要。这是一个检验自己阅读效果的绝佳方法。也是训练逻辑思维和总结概括能力的技巧。
第三阶段,找出贯穿全文的关键字词,通过这些字词,了解作者的思想。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出现频率很高的字词或者观点,这就需要我们紧紧的抓住了。
第四阶段,找出主旨和相关的论述,任何一本论述性的书籍,其中任何一个主旨,都应该是有理论支持的,如果只有主旨,却找不到相关的论述,那就只是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想法罢了。想想我们常写的议论文就知道了,论点是需要论据支撑的。这样,我们就了解到了,作者的主旨是什么,以及我们是如何被说服的。
最后,这本书读了两次,准确的说是1.5次,因为第二次并不是从头读到尾,只是翻看和回顾了重要的论点及其论述以及下划线部分。但就是在这0.5次中又收获了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