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部关于嬉皮士的真实历史事件。这部由李安执导的电影根据埃利奥特·提伯的回忆录《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个关于骚动、音乐会和人生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从诞生到举办的过程。故事发生在纽约州的贝塞镇,埃利奥特是一名作家、画家和设计师。他小时候与父母住在贝塞镇这个田园小镇,这个小镇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牧业相关的工作,为人大多保守传统、淳朴安静。可能由于过分地保守,当时的美国又刚好经历战争,当地的人们思绪十分闭塞,对于外来游客不像对小镇居民那样非常友善。嬉皮士(英文:hippie, hippy),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報》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宗教,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他们批评政府对公民的权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无人道性。他们将他们反对的机构和组织称为“陈腐”或“建制” 。
来自维基百科
埃利奥特的父母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旅馆,从影片的一些镜头可以看出来那家旅馆不仅住宿条件差,服务态度也堪忧,也难怪旅馆的生意长期没有什么起色。并且从埃利奥特一家与银行工作人员的对话中可以获知,他们已经欠下不少债务了,以当前的经营状况,他们很可能还不上钱,也很有可能破产。好在埃利奥特是一个头脑清晰的人,总是试着给家里排忧解难,并且他是当地商会的会长,也在试图给小镇带来商机。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本与贝塞镇八杆子打不着,起初是计划在密尔沃基市举行,而且前期的宣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埃利奥特当时是抱着随便试一试的心态,随便提交了一个举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商业申请。当年的美国正处于十分保守传统的状态,很多人无法接受嬉皮士这一人群,有人甚至将他们视为异类。在很大的反对声当中,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取消了在密尔沃基的演出计划。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各大报纸刊登,埃列奥特在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曾经提交过举办的申请,于是异想天开地给工作室打去了电话。没想到过了几个小时,主唱和他的经纪团队就搭乘直升机赶到了贝塞镇。
镇里的居民哪里见过直升机这架势,一个个看到直升机愣得瞠目结舌。很快,他们就决定在当地的一个奶牛牧场中举行音乐节。之前提到过镇里的居民十分传统保守,除了埃利奥特一家和农场主等少数人非常支持,其他的居民都极力反对这个音乐节,当地的餐馆甚至拒绝埃利奥特去他们那用餐,以表对他这打破小镇宁静之人的不满。实际上在主唱拿出5000美元现金作为定金之前,埃利奥特的父母也是极力反对的-----但他们得破旅馆一晚上8美元,这个4天活动的定金简直比他们平时一年的收入都要多,在惊讶之余他们也决定支持这一音乐节。
后来,陆续地,当地居民变得对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又爱又恨,有的人在反对的同时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他们饮用水(平时只要几美分),埃利奥特家酒吧的进货量成了之前的40倍,很多地主把他们的地改为停车场并以几十美元的价格租出去…… 随着音乐节的临近,埃利奥特也逐渐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甚至成为了音乐节在当地的新闻发言人。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从没经历过如此大阵仗的埃利奥特由于过于紧张,竟说这次的演唱会开放给公众,完全免费。原本计划接待四万名观众的音乐节,由于他的这一句话,直接暴涨到了50万观众。音乐节开始的前几天,整个小镇已经瘫痪,人们随便找个空地就当作临时住所,高速公路竟成了公共停车场,场面令人瞠目结舌。当地的居民报警举报埃利奥特这个带来麻烦的人,但警察在几天的所见所闻中,还是比较冷静地看到了这些嬉皮士们的所作所为,后来甚至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还为埃利奥特开路去往音乐节现场。
当时的嬉皮士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改变他们的内心从而走出社会的主流(有点非主流的意思),摇滚乐就是从这一形式中衍生出来的,诣在建立真正的“自由”。尽管嬉皮文化在当年备受打压,但伍德斯托克试图与那些落单的嬉皮士们互帮互助,他们也不是为了和其他人对抗,而是试图用他们的精神传达他们的爱,只不过他们的方式不容易被人接受。原本计划为期3天的摇滚盛宴,因大雨延期,这也成了神话般的4天。
嬉皮士们犹如在沙漠之中抵达绿洲,在这个音乐节里无拘无束地享受一切,他们反战,他们宣扬“爱与和平”(peace and love),他们试图带来新的希望。而这也使得胡士托音乐节成为了摇滚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实际上,电影已经淡了化很多音乐节出场人物,比如鲍勃迪伦。也许谁出不出场无所谓,嬉皮士的狂欢盛宴才是重点。 很多人都喜欢待在舒适圈,尽管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挑战、渴望新事物,但长期积累的舒适让他们难以踏出那个圈子的第一步。埃利奥特当年非常随意地递交了举办申请,这正是踏出舒适圈的一步,是他的一小步,是摇滚的一大步。踏出舒适圈并非十分艰难的一件事,也许我讲两个简单的例子你们就明白了:去健身房举起你从没举过的重量、做你从没做过的训练,第二天便会酸痛;在家里尝试自己做餐厅常点的菜,对这个菜品就会有更多一点的理解。
当然了,跳出舒适圈可以是小事,也可是大事,虽说重要程度不同,但都是需要决心去尝试。可能我们从小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经常会提前纠正我们可能犯下的错误,这也导致了我们其实很少有机会去试错,以至于长大了我们没有勇气去犯错。其实,只要我们内心深处还有对一些事物的追求,我们就还有尝试的机会。很多人其实知道现状,知道真实的情况,即使不满现状,就是不去改变。也许他们害怕试错的程度远大于改变的决心,但当决心更大之时,那就是跳出舒适圈。对于嬉皮士,上个世纪60年代的他们可能是异类,但现在,更多的是“爱与和平”。
本文收录于来之电影【亚影世野】专栏中,文章内容尽可能保证了作者个人风格与见解。专栏简介与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左下方蓝字“阅读原文”。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来之电影有解释权。严禁复制与抄袭,转载请致邮laizhidy@163.com 欢迎到公号“来之电影”说说你的见解
合作&投稿:laizhidy@126.com 咨询客服VX:11561022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