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此经又云:“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80521/4c3cbcfa57a29c7f.jpg)
“悲喜交流”,就像弘一大师临终之前写了几个字“悲欣交集见观经”。“悲欣交集”和这里的“悲喜交流”是一样的。可见得弘一大师是“今得重闻”“必得往生”。什么样的心情叫“悲喜交流”呢?“悲”是悲自己,“我怎么旷劫以来把这个大好事给漏掉了呢?”“喜”是喜今天,“今天终于了解了弥陀的救度”。所以,“悲”是悲过去无量劫来虚妄生死、虚妄轮回;“喜”是喜今天终得解脱,叫“悲喜交流”,这两种心情在内心交互激荡。
“身毛为竖”,身上的毛孔、汗毛都竖起来了。
那么,能够有这样的心理反应,就说明这个人过去曾经修习此法,“今得重闻”。过去曾修习此法,那为什么他没往生呢?因为过去他不相信,就像前面讲的他不信,他不信就丢掉了。今天又来到了,失而复得,他当然高兴了。就像一颗摩尼宝珠,无上财宝给了你,你当初不相信,你把它丢掉了,你说你心里是不是难过啊?今天来给你,“悲喜交流”,“我丢掉了,又找到了!太好了,太好了!”这是我们解脱生死轮回的无上摩尼宝珠,过去曾经修习,可是我们不相信,轻轻渺渺就把它随便丢了,所以没有往生。“今得重闻”,重新发现,“即生欢喜”,“得到了!”这一定怎么样?“正念修行”。“这次我把它拿好了”,“好持佛语”,“持无量寿佛名”,“执持名号”,“我得拿好了,我不给丢掉了”,这“必得往生”。
一一净宗法师讲述《观经疏楷定记》255讲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80521/f3bad3d977032c7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