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93806/c5fa6caaf1a8e21b.jpg)
今天我在16班上课,下去巡查的时候发现最后一排靠近后门的两个男生面无表情地坐着,本来我是叫他们做笔记的,其中有一个学生连课本都没有打开,而且脸上比较难看,我就询问他是否身体不适,他说不会。而另一个学生更是一脸挑衅的看着我,我回到讲台上讲课的时候,观察了他们俩感觉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与他们无关。
放学后,我去学校的操场散步,在操场上又看到了这两名学生,原来他们是体育生,他们俩很多时候脸上都带着笑容,如果不是我遇见真的很难相信他们是相同的人。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同一个人在面对文化课的老师和体育教练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表现。
在一般的课堂上,我们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师生比例比较小,老师很难去顾及到所有的学生,而且在一般的课堂上,很多时候还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并且学生静坐的时间比较久,喜欢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就会适应得很好,而有些男生,天生是比较好动的,这种学习的方式并不适合他们,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无聊,无心听讲,老师提问自然也就不会,久而久之他们就很更加厌烦这种学习方式,甚至会厌烦授课的老师。
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如果能够取得成就感,他们就会越干越有劲,但是如果他们总是无法取得成就感,那么慢慢他们就会越来越厌烦这件事。应该想办法帮助学生找到自我,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昨天我一直在观察体育老师D与那些体育生的互动,开始向学生讲授的是做那些动作的基本要领,接着就让学生开始练习,他在跑道的另一端等着他们,每次两个学生跑过来,他看完之后,就会直接给学生进行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并在下一次的练习总进行修正,而且我发现D老师的脾气很好,因为他指出学生不足的时候经常是面对微笑的,不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师,而像是朋友一样,这样子学生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如果我能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我的教学中,我相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吧。
同时,我在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那些体育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成绩总是比别人要差,而且跟班里其他的同学,共同话题比较少,又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总是表现出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其实只是他们内心孤独的表现。如果我们老师这是看到这个表象,很容易就对这些学生有对立的情绪,但如果我们能向体育老师学习,对不同的学生都要多加关注,并且能够给他们及时的反馈,这些学生的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吧。
这件事又让我想起了小J和小T的故事,他们俩是亲兄弟,小J是大哥,小T排行老二,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小J思维比较活跃,学东西比较快,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但是做事比较没耐心,而且所学的东西学会了,他就不想再做了,总之就是不喜欢做重复性的事情。总是坐不住,也吗,没有耐心坐下来好好学习,所以他除了数学好一些,语文和英语的成绩经常考得很差,这也让他妈妈很头痛。小T就不一样了,小T为人比较安静,学东西比哥哥慢一些,但是他很有耐心,一样东西学会了之后,他还是愿意做重复性的事,并且坚持做下去,而且学习比较自觉,并不需要他妈妈花很多的时间来督促他,喜欢课外阅读,学习成绩也是中上的水平,而且对于小考(小学升初中)他也有自己的目标与计划。
我一直在想小J成绩不好,是因为他不聪明吗,恐怕不是吧,只是我们现有的条件不够,没有对不同性格特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很容易就牺牲了很多好动而且聪明的学生。这个问题不是在中国才存在,我曾经在TED看过一个视频也是讲这个问题的,讲为什么现在总体上男生的课业成绩不如女生?这与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有一定关系的。
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不是他们不爱学习只是还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老师要做到的就是尽量的因材施教。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把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用有趣的形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主动吸收知识。
2017年11月某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