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在我小姨身上真正得到了验证。
小姨是70年代的人,出生在一个农村。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孩子来说,努力学习是跳出“龙门”的一条捷径,于是小姨每天点着煤油灯,学习到深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d5dd1ae78c007665.jpeg)
好在努力没有白费,中考的时候,小姨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小中专学校。那个年代,小中专毕业出来,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
当小姨中专毕业的时候,她本来可以很轻松地去乡政府工作,但小姨认为:好不容易从乡下出去了,就不要再回乡下去。于是,小姨选择了在市里的百货大楼上班,成了所谓的城里人。
谁知没上几年班,百货大楼倒闭,小姨成了下岗工人。
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下岗后经过了自主创业的艰难时期,小姨却还是在40多岁的时候去了乡政府,以一个社工的身份在那里上班。
但社工属于乡政府的编外人员,说得难听点,连他们的临时工都不如。而当初跟小姨一起毕业去了乡政府工作的同学,现在大多数都在从政,有了一定的职位。而小姨,还在谋生的路上奔波,不知道下次失业后,又将去哪里。
所以很多时候小姨都会感叹:选择大于努力。
人生是一条无法重来的路,也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在某些时候,一个人的选择可能会决定他往后的人生方向。
所以家长从小培养孩子做正确选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避免做专制型的家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159d3bcb6c442b36.jpeg)
家长养育孩子的方式要尽可能的民主,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避免“一言堂”。专制型的家长,由于长时间不给孩子表达和选择的机会,孩子便会习惯听从父母的,而成为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家长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发表看法的机会,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并且引导孩子的思维方向,使他学会如何准确思考和简练表达。
二,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
如果是有关孩子自己的事情,比如想吃什么,想穿什么,家长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去做选择。
孩子上学了,家长可以在孩子能力范围内,让他多做判断。比如让孩子自己判断参加一个什么社团,自己的卧室该怎么布置,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等等。
有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参考意见,但最终的选择权还是交给孩子,哪怕孩子选择是错误的,家长也要放手,让孩子去试错。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大部分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这时候,错误也就有了价值。
只有不断地训练,孩子才能越来越趋向做正确的选择,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三,孩子做判断时,父母可以给予恰当的引导
孩子毕竟还小,缺少生活经验和逻辑推理能力,不清楚行为的后果。家长可以用探讨式的方式或者坐下来一起商量,来引导孩子,指出行为的不良后果,纠正孩子的观点。特别是孩子有危险的时候,家长需要出面制止和纠正。
四,鼓励孩子坚持正确的判断
冯骥才说:“风可以轻易地吹起一张纸,却无法吹走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不随大流。坚持自己的选择,孩子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013d82f173db0b9f.jpeg)
比如全班很多同学都在攀比穿名牌,而自己的孩子却觉得没有必要非穿名牌,那么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判断,没有必要盲从。
孩子年龄还小,思想可能还没有那么坚定,当受到外界的诱惑时,可能会动摇自己的选择,这时家长的鼓励非常重要,它会成为孩子坚持下去的一种力量和信念。
懂得判断,会做正确选择的孩子,就拥有了一份核心竞争力。家长越重视,越早培养,孩子就越容易成功。
网友评论